儒家学说,有孔夫子孟夫子,还有一个朱夫子。这三人是儒家学说集大成者,尤其是孔孟更是直接奠基者。虽然现在儒家学说很多方面备受诟病,在历史上也曾经承受很多质疑,不过其发展至今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已经充分说明其生命力。
比如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到的节选孟子的一段话,当时还曾经要求背诵的,其中的8个字足以让我们受用一生。且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段话节选自《孟子》,因为结尾处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所以后文给了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题目。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么几个字,其中却富有很大的智慧,足以让我们受用一生。
在这篇古文的第一段 ,作者引用了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经历,比如说舜帝“发于畎亩”,是耕农之身被起用;“傅说”“举于版筑”,修房子的时候被起用等,而后写管仲、孙叔敖以及百里奚各自从苦难的遭遇之中一下子兴起,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
结合他们的亲身经历,孟子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论点,那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个人要想受到重用,要想获取更大的成就,必然要经历生活的磨难。这一段也是当初我们最熟悉的,也是今日我们最为受用的。
而后这一段则是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提高到更高层次之中。在孟子等人看来,人要想取得成就就要经历磨难,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也需要经历磨难。如果生活中、发展中没有磨难,那就说明没有机会真正成为强国。
最后孟子提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抛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也就说明:忧患能够换取人的成功,而安乐只能带给人覆灭。
在我们今日的生活当中,也需要时刻铭记这段话,尤其是这8个字。今天我们的人生征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都会遭遇挫折、苦难甚至是无法接受的伤害,但是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垫脚石,帮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的益处是_孟子自身的经历能否印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论点
儒家学说,有孔夫子孟夫子,还有一个朱夫子。这三人是儒家学说集大成者,尤其是孔孟更是直接奠基者。虽然现在儒家学说很多方面备受诟病,在历史上也曾经承受很多质疑,不过其发展至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理解
《孟子集注》卷十二《告子章句下》有一条广为人知的论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
孙叔敖为楚令尹是个怎样的人_
公元前589年,因为晋国成功地会盟卫国、鲁国、曹国,在鞍之战中大败齐国,楚共王决心要讨伐鲁国。在楚国出师之前,楚令尹子重对楚共王说:“国君您还小,群臣又不如旧时大夫贤能,军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而字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逸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因此,人,只有经历艰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法和理解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阅读体会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他曾游梁,说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代表作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注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处】此句出自《孟子·告子下》。 【释义】这句话的大意是: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受则使人死亡。 【口才运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句警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人故事_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人名言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代表作品是《孟子》,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孟子的一篇千古佳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其实自古以来,凡是有
-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这句话的意思?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的意思
自古流传下来的励志名句不少,书法爱好者们习惯用笔来表达感情,于是好多都出现在书法作品中, 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是一句。它出自孟子儒家著作《孟子.告子下》,本意之下是说的人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走进作者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
-
关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和启示_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告诉我们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当然这句话不是让我们没有忧患时,去创造忧患,而是我们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哪里
额济纳旗的胡杨,在秋光中发出金黄色的光芒。都说胡杨千年不死,它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您到胡杨生长的恶劣自然环境中去看一看,大体就会明白这样一条真理:生于忧患,死
-
孟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文翻译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