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入,国内。外,国外。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拂通弼,拂士同弼士,即辅佐的士子。
两句论说用现代汉语表述:国内没有明法度的大臣和贤能的辅佐之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可能的祸患,这样的国家经常容易灭亡。由此,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两句论说紧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话,由人生的艰难困苦生发而来。这里,孟子又提出了一条定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既是人生命运的定理,又是国家命运的定理。
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是周族的发展。殷商后期,周族在陕西岐山一带的平原逐渐发达,周文王时已较为强盛。文王深知商纣王的残暴和对周族崛起的戒心,所以小心翼翼,十分谨慎。“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吕氏春秋·顺民》)为何如此?缘于忧患,即担心商纣王的打压和讨伐。文王忧患的另一方面是外部的敌对势力,即西方、北方夷狄的侵扰。
产生于文王时期的经典《周易》,诚然是卜筮之书,但更是政治之书、哲学之书。“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是孔子说的。孔子解《易》时还说过:“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系辞传下》)《周易》难读,难懂,但只要抓住“忧患”这一主题,就可掌握其政治学意义。
可以说,文王的远见卓识、大略雄才,以及周族的发展、周王朝的创建,其思想基础就是忧患意识。
与生于忧患相反的,是死于安乐。夏王朝、商王朝的覆灭有其历史必然性,具体原因不一,但核心是以桀、纣为首的统治集团耽于安乐,乃至荒淫。如上引孔子语所说,凡是倾危的,都曾经逸乐安居其位;凡是灭亡的,都曾经自以为常保生存;凡是败乱的,都曾经自恃万事整治。满足于安、保、治,忘记危、亡、乱,没有持续发展之策略,没有持续前进之举措,止步于眼下,结果必然垮台。
死于安乐的另一例,是春秋前期的齐国。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大刀阔斧进行全面改革。二十年间,齐国蒸蒸日上。以葵丘会盟为标志,齐国成为当时最大最强的霸主。齐桓公志得意满,一心享乐。会盟六年后管仲病逝,佞人当权,朝廷大乱,沉溺于安乐的齐桓公束手无策。两年后,齐桓公病死,齐国霸业烟消云散。
不禁联想到现实。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空前繁荣、强大,但有国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丑化、诬蔑、遏制中国的发展。此时,“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题目自然摆在了人们面前。前不久读到《风物长宜放眼量——从强国兴衰规律看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更加增强忧患意识,防止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这种提醒和告诫十分必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今同理。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此。(白子超)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代表作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说的吗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入,国内。外,国外。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拂通弼,拂士同弼士,
-
秦王为什么要杀商鞅而用变法_商鞅变法 秦始皇
文/茶水泡面 最近,茶水泡面突然迷上了历史,也有了惊奇发现,历史远比武侠小说来得惊心动魄,情节也远比穿越小说跌宕起伏。估计是时代限制了我对小说的想像,但历史却让我有理由追根
-
商鞅为什么没有娶白雪_商鞅和白雪的儿子后来怎么样
在战国的历史上,真正成功而深彻的变法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新法得以根植于朝野,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即便如此,在秦孝公死后,变法的创始人商鞅仍然遭到了车裂的极刑。有人
-
商鞅变法改革启示_《商鞅变法》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在不同时期奠定不同的法则,一直延续至今,对于今天幸福的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先祖们,为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难以用语言来表谢,我们只
-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_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什么
商鞅变法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当时的秦国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变法者商鞅却没有获得英雄的待遇,反而被杀,让后世长叹不已。那么,这样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 (商
-
秦国如果没有商鞅变法_商鞅变法在秦有没被推翻
公元前403年开始,我国正式步入了大内乱时期,这个阶段我国的变革十分严重,不仅包括制度,还有各项法规政策都发生了深入的改变。这段时期,中国正式分为七个版图,分别是齐,楚,燕
-
商鞅的儿子后来怎么样_秦国商鞅有孩子吗
就商鞅个人而言,他的后人都被出惠文王处死。但是,商姓仍有后代。商鞅原名为公孙鞅,来到秦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 变法的结果深入人心,一方面加强了秦孝公的集权统
-
秦惠文王杀商鞅不废其法_商鞅变法评论
商鞅之法与“秦俗之败” 烟台大学法学院教授 孙季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鞅变法的历史功绩于史
-
大秦帝国商鞅和白雪的爱情_商鞅与白雪历史上真的有吗
商鞅变法的结果要分为两个方面看待。商鞅变法使秦国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现状,走上了国富民强之路。从这一点说,秦孝公已经达到了当初让商鞅主持变法的目的。 商鞅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
李斯对秦朝统一做出什么贡献_商鞅变法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关系
商鞅、白起、王翦、李斯等4人,都是秦国不同时期的大功臣。 接下来,悦史君将从他们各自的生平着手,直观比较贡献值的大小。 第一,商鞅。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本是
-
秦王为什么要杀商鞅而用变法_秦王为什么车裂商鞅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 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播种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
-
商君书翻译在线阅读_商君书解读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 商鞅 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