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孔子的事迹,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的。以及当时的人(各式各样的人)怎样看待孔子的。——李长之
无论谈孔子的历史地位也好,无论谈孔子的具体贡献也好,我们一定要避免个人崇拜。这不只因为个人崇拜是不应该的,是会产生毛病的,而且因为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是不合乎事实的,是不科学的。——李长之
讲儒家。就先要讲孔子——孔子是奠定中国儒家的思想的人,也是把中国民族所有的优长结晶为一个光芒四射的星体而照耀千秋的人。——摘自《中国文化传统之认识上:儒家之根本精神》
《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并不因为李长之在文献上的言必有据而显得古板无生气,恰恰相反,在他的笔下,两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经常活跃在字里行间。——于天池李书是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
(一)百姓的安危与个人尊严哪个更重要?
孔子去拜见季康子,季康子很不愿意听孔子的话,孔子就又一次去拜见。
孔子的弟子子路说:“我听夫子说过:‘王公大人如果不按礼仪来询问就不做任何举动。’现在您去拜见担任司寇的季康子,是不是稍微频繁了一些?”
孔子说:“鲁国人凭借人多势众而互相欺凌,凭借着兵器而相互残害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然而负责的官员却不加以治理,你认为鲁国百姓的安危与按照礼仪来问我,这两方面相比较,哪一方面更重要呢?”
于是,鲁国人听说孔子这个说法以后,说:“圣人将要治理国家了,我们怎能不先自己根据法令处罚自己的过错呢?”
从此以后,国内没有了互相争夺的事。
孔子对弟子说:“距离山头十里路,仍然能够听到蝼蛄的叫声,从政治国,没有比顺应百姓的心意更好的办法。”
(二)有法律却用不到才好
鲁国有父子两人打官司,季康子说:“杀掉他们。”
孔子说:“不可杀。民众不知道儿子状告父亲不是好事,已经很久很久了,这是上级官员的过错啊。如果上级官员有道义,那么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有了。”
季康子说:“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本,现在杀掉一人而惩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吗?”
孔子说:“不先用孝道来教化就采用杀戮的方式,这是暴虐地杀害无辜。三军打了败仗,不可因此而杀掉军兵;诉讼之事处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罚进行惩罚。上级官员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从善政,那么,百姓就会顺风而从。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顺从善道,然后再设置刑罚来加以惩治,那么,百姓就能知罪了。几尺高的墙,百姓不能越过;几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儿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顶。这是因为循序渐进。如今的情况是,仁义已经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会不违背仁义呢?《诗经》中说:‘使民不会迷心性。’当初,君子引导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严暴戾之法,设置了刑罚却可以不使用。”
于是,状告父亲的儿子听说了此话之后,就请求放弃状告了。
(三)史记中关于孔子的一个故事
孔子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其父叔梁纥是在66岁时才娶到20岁的妙龄女子颜徵在并野合而生孔子。孔子3岁时,叔梁纥就去世了,其母颜徵在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幼小的孔子身上,竭尽全力去抚养和教导他。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即是说孔子小时候就不像一般的儿童那样好玩耍,而是经常把祭祀时存放供品用的方形和圆形俎豆等祭器摆列出来,练习磕头行礼。这种礼仪于现在当然是不可思议的,而在当时却是很自然的。孔子从小学习和喜欢练习礼仪,这除了社会的耳濡目染外,还与颜徵在的家庭教育分不开。颜徵在很希望儿子将来能回到贵族行列中去,故让他学习礼仪以作为阶梯。孔子果然不负母望。年少好礼:得到公认。
孔子在十六七岁时,其母颜徵在又不幸去世。这对孔子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由于他自幼受到严格的母教,已经懂得一些“礼”和“为人外世”的道理,所以在含悲处理母亲的丧事中,并不慌乱,努力使其符合当时的习俗和礼仪。
孔子的父亲生前是陬邑大夫,按礼仪其母要与之合葬。可是叔梁纥去世时,孔子只有3岁,根本不知父亲墓穴确址。而其母当时则是少年寡妇,按习俗要避嫌,不能相从送葬,因而也不知墓在何处,更不可能在生前告诉孔子父墓所在处。为了打听父墓以便将父母合葬,孔子只得把母亲的棺柩停放在路口,借以引人注意,好问父墓处。后来有一位与颜徵在很合得来的邻居知道了,就将叔梁纥的墓处告诉了孔子,这才使孔子得以将父母合葬于一个叫作防的地方。
孤儿孔子合葬父母的这一举动及其过程,非常符合当时十分崇尚的“礼”的要求,故受到时人的称赞。
(四)无众如何守?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想在国力弱小的时候就防守,国力强大的时候就向外攻占扩大,有什么办法呢?”
孔子说:“如果朝廷有礼义,上下能够相互亲近,国内的民众都是您的百姓,您将要攻占谁的地方呢?”如果朝廷没有礼义,上下之间不相亲近,国内的百姓都会成为您的仇敌,您将跟谁来防守呢?”
(五)后悔莫及
高墙上面厚而下面薄,不一定会坍塌(tan1 ta1),但是,下起大雨的时候,大水冲击的时候,却必然会先坍塌。
草木的根扎得浅,平时不一定就会歪倒,但是,在狂风暴雨袭来的时候,却必然会先被连根拔起。
君子在国家之中,不崇尚仁义、尊重贤臣以处理各种事务,不一定会亡国,但是,一旦有了特殊的事变,遇到诸侯互相争战的时候,人忙着逃跑,车子飞奔,祸患突然降临,才开始产生忧愁,以至于喊得口干舌燥,仰天长叹,希望着获得安宁,岂不是太晚了吗?
孔子说:“事前不谨慎小心,而过后悔恨,唉!即使悔恨也已经来不及了。”
(六)进善关键在于任贤
齐国国君向晏子问道:“成立政事最令人忧患的是什么?”
晏子回答道:“最令人忧患的是善恶不分。”
齐国国君道:“怎么样分别是善还是恶?”(关于孔子的名言和传说故事:
晏子回答:“审慎地选择左右大臣。左右大臣能够善,那么,群臣同官就都能各自得到合适的人选,从而使善恶分明。”
孔子听说之后说:“此话丝毫不错。善言能进入朝廷,那么,不善之言也就没有途径进入朝廷;如果没有人进善言,那么,善言也就没有途径进入朝廷了。”
(七)不尊贤、不远不肖都会怨
子路向孔子询问道:“治理国家应该怎么办?”
孔子说:“在于对贤德的人尊敬,让不肖的人处于卑贱的地位。”
子路说:“范中行氏就是这么做的,为什么结果灭亡了呢?”
孔子说:“范中行氏虽然好像是对贤德的人很尊敬,但是,他并不任用贤德的人;虽然让不肖的人处于卑贱的地位,却不能让不肖的人远离自己。贤德的人因为范中行氏不任用自己而怨恨他,不肖得人因为范中行氏让他们处于卑贱的地位而仇恨他。贤德的人怨恨他,不肖的人仇恨他,这种怨恨再加上仇恨,范中行氏如果想不灭亡,怎么可能呢?”
(八)为君之道
鲁庄公二十八年,鲁国遭遇了灾荒,大臣臧孙辰提议向齐国买米。
孔子说:“君子治理国家,一定要准备下三年的积蓄。遇到灾荒的当年就向别的国家买粮食,这是国君的失职。”
(《春秋繁露·王道》)
孔子说:“国家有道,即使是刑罚增加了,也等于没有刑罚。国家无道,即使把所有犯法的人都杀掉,也永远杀不尽。”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孔子说:“商汤与周武王并非因为一方面的善而兴盛起来的,夏桀、商纣并非因为一方面的恶而亡国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亡,在于平时的所作所为,平时积聚的善多,即使有一方面的恶,这也只算是过失,不足以使它灭亡;积聚的恶多,即使有一方面的善,这也只算是无意之中碰上的,不足以兴盛。”
(《潜夫论·慎微》)
(九)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
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验的形成却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十)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
「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
「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
「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鲁国人,就是现在的山东人。战乱纷飞的当时,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政府报销赎金还可以领赏。但是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孔子却很生气地告诉他,你这个举动将鲁国的俘虏们害苦了,以后么有人敢赎他们了。颜回很吃惊,孔子说,你是富有阶层能有大批的钱赎奴隶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销领赏的时候人们肯定会拿你作比较会瞧不起他,但是如果不去报销领赏的话经济上又负担不起。颜回醒悟后马上去报销领赏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孔子名言的由来故事_孔子的名言以及启发
我们讲孔子的事迹,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的。以及当时的人(各式各样的人)怎样看待孔子的。——李长之 无论谈孔子的历史地位也好,无论谈孔子的具体贡献也好
-
文化类名言警句_名句及赏析
1·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2·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约翰·赫尔达 3·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丘吉尔 4·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
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 孔夫子_秋收起义建立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决定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向井冈山进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_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孟子说的这句话的含意
记得前些年,享誉全球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一则寻人启事中,讲述了100年前一个中国人的传奇故事。 这个中国人就是丁龙。 丁龙曾是个卖往美国的“猪仔”,被富商卡本蒂埃看中做了家中的
-
苏轼,人间至味是清欢解析_人间至味是清欢 苏轼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人间至味是清欢 前一段时间,《人间至味是清欢》热播,但你可知道,这个标题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之笔下,只是稍加改动,那么这是哪首词,写于何时,而清欢又是什么意思呢? 细雨斜风作
-
什么秋风什么吹来_又是秋风起
秋风习习,山雨欲来,好一个熟透了的秋天,不想寄寓于那看似体面,实则冰冷、灰暗的几十个平米,钢筋、水泥、玻璃以及高科技化合物组合成的囚笼禁锢的太多太多。于是约了朋友,去登
-
巜大学全文及翻译以及读解_大学全文解释与翻译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
大学之道格物致知的理解_大学致知在格物的意思
作者:高振凱 中国孔子网【原创】栏目独家发布 《大学》之致知在格物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
-
《大学》解析_《大学》是( )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作者:高振凱 中国孔子网【原创】栏目独家发布 《大学》之人性本善根深蒂固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尧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
四书五经是指哪四书五经_四书五经是哪四书五经呢
我们常说《四书五经》。可是这四书五经是什么?它们又怎么从万书中脱颖而出的?它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首先咱们得知道四书五经究竟 是 那九 本书! 一、《大学》为曾子所著,秦汉时儒
-
四书中大学原文及注释_四书《大学》中指出知止而后有定
作者:高振凱 中国孔子网【原创】栏目独家发布 《大学》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
-
我是梦中传彩笔下一句_
我是梦中传彩笔——书缘 在新疆呼图壁县某镇团结路18号冬乐园小区11号楼1单元201室里,有一位被称为“书痴”的读书人。在他的家里,无论是在书架、茶几、沙发旁,还是在床头柜上,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