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文: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 子 乎 ? ”
1.字词解释:时:按时 说:通“悦”,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 君 子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 大意:第1句:讲学习方法 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字词解释:日:每天 ,三省:多次反省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大意: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三章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 立:独立做事情, 惑:迷惑、疑惑 ,逾:越过、超过, 矩:规范、规范
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3.大意: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字词解释: 故:旧的知识 ,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 可以:可以凭借。 以:凭借 为:做,成为。
2.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3.大意: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第五章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字词解释:而:表转折,却。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2.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3.大意: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第六章
原文: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1.字词解释:贤:贤德、高尚, 箪: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乐:乐趣
2.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3.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学习态度)。
第七章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字词解释: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好:喜欢、爱好 ,乐:以……为乐趣
2.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大意: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第八章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字词解释:饭:吃饭 ,名词作动词 水:冷水, 肱:胳膊 ,于:对于。
2.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大意: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第九章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字词解释: 焉 :于此,在其中, 择:选择,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从:跟从、学习。
2.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3.大意: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字词解释:川:河、河流, 逝:流逝 ,斯:这, 舍:舍弃。
2.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
3.大意: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十一章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字词解释:三军:军队的通称, 匹夫:普通人、男子汉, 夺;改变
2.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大意: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十二章
原文: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字词解释:博:广泛, 笃:忠实、坚守, 切 :恳切, 仁:仁德。
2.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并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大意: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多学、多思、多问)。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文言文《论语》十二章_论语十二章文言常识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 子 乎 ? ” 1.字词解释:时:按时 说:通“悦”,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
-
论语的翻译十二章_论语的翻译论语十二章的翻译
论语十二章全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
论语十二章节选翻译及译文_论语第十一章译文及解读
论语十二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_《论语》十章原文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方“关注”,可随时分享到本号精彩内容。 《论语》简介 : 《论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
-
《论语》七章(有关子路)_论语第十七章原文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
-
论语的原文_论语全文及译文及解读
一、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
-
古代汉语论语三十章原文_初中论语十二章翻译简单
部编初中古诗文欣赏-论语十二章 视频加载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
孔子名言的由来故事_孔子的名言以及启发
我们讲孔子的事迹,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的。以及当时的人(各式各样的人)怎样看待孔子的。——李长之 无论谈孔子的历史地位也好,无论谈孔子的具体贡献也好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_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哪本书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
-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_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
-
往后余生得之坦然,失之淡然_
“得失坦然,进退淡然”是我们共同的人生追求。 坦然是一种阔达。泰戈尔有一句名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广阔,可以
-
历史上的隐士有哪些_中国的隐士文化
何为隐士? 隐士特指不出仕的文儒,历代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而且,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而一般的“士”恐怕也不能称为“隐士”,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