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尘视界#【长江之滨 “采石矶”对岸一陋室,千古名句成绝唱 陋室该不该因陋就简?】
提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千古名句,相信天下无人人皆晓。而倘若要问文中提到的“陋室”是在哪里?恐怕知道的就少多了。能够亲身去过的更是寥寥无几。
即便身为马鞍山当地人,我也是新近首次慕名而来。之前之所到没有从#采石矶#这端到仅仅一江之隔和县陋室探访,实在是因为早先来过的人都说陋室太过简陋,实在没啥可看。
加之史上也说,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现在长江下游的马鞍山市和县)当通判。按当时规制,刘禹锡应住衙门内的三间三厅之房。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一开始就安排他居在城南面江的三间小房。刘禹锡却无怨言,随心所欲写下这样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贴在门上。
策知县知道后大为光火,立马差人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城南迁到城北,面积也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畔,刘禹锡见附近垂柳依依,风景尚可,仍未计较,见景生情,遂又写一联贴在门上:“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他仍然随遇而安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即又派人把他赶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小陋室为家。
半年时间,策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居然仅是斗室陋室。悲愤之中,刘禹锡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足见刘禹锡不屈的文人气节与风骨,也更加验证了陋室的破败与不堪。
然而,如今真就到访,所见所闻却与传说中的大相径庭,很是出人意料。
但见绿树掩映下曾经“诗豪”故居白墙黛瓦,青砖拈花,客舍清新,别具一格。与之配套建造的陋室公园,古刹高耸,气势雄浑,无不尽显现代仿古之端倪。让人不禁怀疑感,旧貌之美赛新颜?
好在,我已不太在意陋室是否新旧如初,只是在心里不住地默念诗人留给后世脍炙人口托物言志的千古名篇,而这样的民族瑰宝是无需添加任何修饰。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陋室铭借指自己的陋室的句子_
#净尘视界#【长江之滨 “采石矶”对岸一陋室,千古名句成绝唱 陋室该不该因陋就简?】 提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及“谈笑有鸿儒,往来
-
王羲之陋室铭书法作品欣赏_陋室铭原文书法欣赏
集字,是风靡古今的一个非常实用的书法学习方法。今天给大家分享王羲之书法集字《陋室铭》,名作名字,越看越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
王羲之陋室铭书法作品欣赏_王羲之《陋室铭》 书法
《陋室铭》,系唐代诗人刘禹锡代表作,非常雅致的一篇诗文,该文手法精湛,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
王羲之集字陋室铭书法作品欣赏_陋室铭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
潘龄皋行书字帖_米芾陋室铭书法作品欣赏
潘龄皋是一位爱国人士,亦是一位文化名人,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家,造诣颇高,擅楷、行书,小字尤精。结体平正匀称,用笔圆润流畅,风格秀美典雅,深
-
书法家同写《陋室铭》_书法 陋室铭
写下千古名篇《陋室铭》的刘禹锡,“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之风范一直为后世所景仰。而以《陋室铭》为题材的书法作品更是被后人广泛用于家居装饰,以显示居住环境的高雅及格调。
-
陋室铭的作者简介_陋室铭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提到《陋室铭》,人们就会想到作者刘禹锡,但你错了! 那作者是谁? 一、《陋室铭》的作者 《陋室铭》的作者应该是早于刘禹锡的唐人崔沔 [miǎn] ,《新唐书》中说他:“俭约自持,禄廪随
-
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是因为参加了什么被贬_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吗
《陋室铭》的作者到底是刘禹锡还是另有隐情? 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陋室铭》,就是那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铭文,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非常
-
陋室铭欣赏_陋室铭全解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吗_复述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
文:延陵 周有光先生从1955年到1985年,30年的时间都住在两间清代建筑、年久失修的旧房子里,于是70多岁时仿《陋室铭》之意,写了一篇《新陋室铭》: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