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免不了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历史上流传着几个不同的版本。
其一,在元朝学者胡炳文的《纯正蒙求》中记载:相传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之夜,柳下惠寄宿于都门,恰逢一个无处栖身的貌美女子前来投宿。面对在寒夜里瑟瑟发抖的弱女子,柳下惠善心大发,唯恐她冻伤身子,就让他坐在自己怀里,解下自己的衣物,覆盖在女子身上,为其御寒。两人一夜循规蹈矩,没有任何逾越礼制的行为。
其二,元末陶宗仪的《辍耕录》中是这样记述的:“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乱。”
其三,在某个大雨滂沱的夏天,柳下惠访友归来,为避雨,慌忙中闯入一古庙。突然间发现,有一妙龄女子正在庙中赤身晾衣。柳下惠急忙退出,来到庙外的槐树下,任凭庙中女子如何邀请,柳下惠始终拒绝回到庙中,一直坐在槐树下,直至雨歇才离去。后来便传为“柳下惠坐怀(槐)不乱”的故事。
那么,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
首先,“坐怀不乱”就是一个历史故事和传说,所有的正史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对于它的出处,最早可以追述到战国末年毛亨之手,他在对《巷伯》进行注释时,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就提到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
通过一段时期的演绎和完善,到了元朝时,这个故事就有了清晰的记载。但不管是《纯正蒙求》,还是《辍耕录》,都只是引用了历史传说,并未注明出处。而《纯正蒙求》根本就是一本教材,是胡炳文为接受启蒙教学的儿童,专门编写的教材,主要讲述历史知名人物的求学、处事、为人的故事。
其次,如果柳下惠确有“坐怀不乱”的事,那么,是谁将此事公之于众的呢?
应该不会是柳下惠,尽管他们两人一夜无事,毫无越轨行为,但孤男寡女独处一室,且为了取暖而拥抱在一起,柳下惠还解下了自己的衣服给女子,这说出去,恐怕是有污女子清白的。何况,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春秋时期。柳下惠一个有节操的人,断不会把这种事宣扬出去。
应该也不是那位女子,难道她会自毁清白,将这种丑事抖露出去?除非她是傻子。
再说了,“坐怀不乱”这事是没法证明的,要是说出去,只能越描越黑。
既然两名当事者都不可能说出去,那么,这件事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
其三,在当时的情况下,柳下惠有很多种途经帮助女子御寒,不必非要“坐怀”。
要想帮助瑟瑟发抖的女子抵御寒冷,方法其实是很多的。比如,外出借御寒的服装和其他物品。再比如,生一堆火,两人可以边烤火边唠嗑,既能在漫漫长夜里排解寂寞,又能抵御寒冷,何乐而不为呢?为何非得要用“坐怀”这种既尴尬又极易生变的方式呢?
当然,我们并不怀疑柳下惠具有高尚情操和品德,如果他确实身处“坐怀”之境,我相信以他的人品和定力,也一定会做到“不乱”的。
这样的事,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三国时期,曹操欲陷关羽于不义,曾将刘备的夫人和关羽同囚一室,但关公却一心护嫂,持刀立于门前,“秉烛待旦”。关羽坦坦荡荡的君子行为,令曹操都深深佩服。
那么,在柳下惠的身上,为什么会出现“坐怀不乱”的传说呢?
我们得看看柳下惠是个什么样的人。
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原名展获,谥号惠,因其封邑在柳下,所以后人都称其为柳下惠。
一直以来,柳下惠都被树为做人的道德标杆,这位占领道德制高点的贤人,曾得到过孔子和孟子的大力赞扬。在《论语》里,孔子称他为“被遗落的贤人”。而孟子则直接称柳下惠为“圣之和者也”。他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柳下惠会什么会成为世人的道德榜样呢?
这是因为他直道事人,品行高洁,为官刚正不阿。《论语》载:“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有人劝他离开,“子为可以去乎”,柳下惠反问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柳下惠在鲁国做掌管刑狱的士师时,因为人正直,秉公执法,难免招人嫉恨,曾3次遭到罢黜。但柳下惠却不以为然,认为只要是坚持直道做人做事,无论在哪儿为官,都难免遭遇罢免,何必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呢?
柳下惠的这种“直道”品质,不但彰显了他为官处事的高尚美德,更是体现了他的固有操守。而且,这种品质和操守,是与生俱来的,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不会随着外部环境和自身地位的变化而改变。
正如孟子所评价的:“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也难怪,孟子会将柳下惠和孔子、伯夷、尹伊并称“四圣”。
既然柳下惠已被贴上了圣人的标签,儒家思想需要这样一位道德榜样和模范,供后世之人景仰和学习。因此,便有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
(参考资料:《纯正蒙求》《辍耕录》)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什么叫柳下惠坐怀不乱_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吧?
提到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免不了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历史上流传着几个不同的版本。 其一,在元朝学者胡炳文的《纯正蒙求》中记载:相传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之夜,柳下惠寄宿于
-
和圣柳下惠_和圣柳下惠电影
□孟庆玲 一 柳下惠的一生和柳树密切相关。 公元前720年冬天,鲁国。一位小小的贵族诞生了,他就是展获,字子禽,亦即后来的“和圣”柳下惠。 童年时,柳下惠喜欢在田野间奔跑,在垂柳
-
柳下惠什么典故_女人柳下惠是谁
柳下惠出生于公元前720,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因此他的真实名字应该是展禽或是柳下季,后世之人称其为“柳下惠”,是因为他的谥号为“惠”。他是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人,鲁孝
-
论语论语12章翻译及原文_论语的十句原文及其理解
十六、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四书论语原文_四书中论语的要义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吴雨辰整理 《论语》简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年——前
-
《论语》七章(有关子路)_论语第十七章原文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
-
《论语》(节选)_论语全书原文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中华经典名著每日读。 中华经典名著:《论语》1~10篇 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目录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1.2
-
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著述的阐述_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
-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_
关雎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论语诗经起名_用论语中的词语起名字怎么起
有一种美,是梦里轩窗、关山飞雪,豪迈奔赴之美;有一种美,是相思枫叶、秋水春山,多情多愁之美;有一种美,是春江花月、赌书泼茶,闺中情趣之美;有一种美,是天涯孤鸿、云中锦字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_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出自
赠秀才入军(第十四首) 嵇康(魏晋)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解: 这是
-
春神句芒故事_春神句芒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中国自古就有春神崇拜的观念,也沿袭许多迎春、祭春的习俗,但有关春神的神话传说却众说纷纭。或说春神为青帝,或说春神为句芒,或说二者合而为一。也许原始崇拜与宗教混合,衍化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