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寒蝉凄切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品简介】
《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2.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
3.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长亭:人们饯行送别地方。
4、骤雨:阵雨。
5.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都门:京城门外。
6.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7.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8.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烟波:水雾迷茫的样子。
9.暮霭:"霭"读aǐ,傍晚的云气。
10.沉沉:深厚的样子。
11.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12.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13.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14.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
15.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16.更:一作“待”。
【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点评】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北宋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 ,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分析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_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樱桃绿了芭蕉_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下一句
樱桃的"味道",不只酸和甜。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词人蒋捷这一脍炙人口的词句,留下了关于"樱桃"的很多意味。 春夏之交,繁花盛开,
-
送别诗十首经典诗词_送别古诗名句十句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纵然送别诗有千千万,但我最爱的还是这两句,因为 世人离别苦,所怀在重逢。 这两句出自 王维的《山中送别》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
-
蛟龙还是蛟龙_蛟龙和蛟蛇的区别
【原创声明】:晓梦阁只做原创内容,晓梦阁出文必属精品,禁止盗用违者必究。 文/晓梦阁主 在《述异记》中记载了一句话:“ 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
-
蛟龙入海是什么意思_如何解释蛟龙出海
在古代民间传说中,大江大河发洪水时,百姓们往往会认为是有蛟龙作祟,历史上不乏有诸多离奇的异闻,比如原本平缓的水流,忽然间就水流湍急,掀起惊涛骇浪,再比如好好的河堤大坝被
-
爱菊说 陶渊明_爱菊者陶后鲜有闻
农历九月,也称菊月,因为菊花开在此时。菊有傲霜的品格,这也是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喜爱菊,并常常“赋菊”、“咏菊”的原因之一。 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多数人中学时代就会背
-
李清照为什么写人比黄花瘦_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是哪首诗
前言 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李清照词中的黄花当然是菊花,但是古诗文中的黄花可不一定都是菊花哟!如果把所有的黄花都当作菊花,后果可
-
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是哪首诗_李清照词人比黄花瘦全词
之前在某处看到有人把“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解释为黄花菜,还一副有理有据的模样,不仅如此,还指摘别人把黄花解释为菊花是胡说八道。 当时我就震惊了,这个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样的
-
柳永雨霖铃的千古名句_柳永的雨霖铃是什么词的代表作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
王维是唐代什么派的代表_
前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了“隔与不隔”的说法,我最早读到这本书时,好半天没有搞懂,什么是隔?什么是不隔呢? 后来才明白,用最通俗的说法来解释,容易看懂就是“不隔”,看着
-
民间十月一送寒衣有什么说法吗?_十月初一送寒衣节
↑点击“潍县老事儿”,关注不扯淡的公众号 农历十月,正是庄稼收获清场入仓之际,古人有在新收时祭祀祖宗以示孝敬不忘本的民俗。据文献记载:十月初一,北方多用新收成的黍稷碾米作
-
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_搜神记卷一
志怪小说《搜神记》,其著录者自古并无定论,对其成书过程、版本内容也存有争议。本文从考辨其版本作者入手,并对引用此书内容的古今书籍作一纵向对比,运用搜集整理的众多文献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