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四季更替,今年复明年。春天来时,啼莺声里,春风绿了江南岸;夏季初临,莲叶接天,藕花深处惊鸥鹭;秋风乍起,老树枯藤,人在天涯悲斜阳;寒冬又至,苍山日暮,柴门风雪待归人。四季各是一派风光,不同的色彩撩拨起我们心底五彩的乐音。春是清脆的新绿,夏是激烈的艳红,冬是宁静的素白。而秋,大约是那树间褪尽光华的枯叶,自高处坠下,在风里发出叹息。
一到了秋天,花也谢了,风也凉了,天地仿佛都空荡了,一片寂静无声。人心到了秋天里莫名也空荡了,没来由地就自悲伤起来。诗人们更是敏感,自古至今,咏秋的悲音声声不绝。然而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中年时仕途遇挫,被贬他乡,正逢风雨凄凉之秋。他本该心生悲意,做一首伤秋之作,哪知命运之秋非但没有让他情怀落寞,反而激起他一腔豪情,他挥笔而就一首秋词,满纸尽显男儿气魄。短短四句,雄浑壮丽,风骨高洁,意蕴幽远,气势逼人,让其他悲秋诗作顿时失了色去。
这首小诗就是唐朝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有两首,我们只看其一,这一首是最为豪情壮美的。全诗宛如一幅色彩瑰丽的秋日美景图卷,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秋之开阔,秋之自由,秋之绚烂,秋之壮丽,尽在诗句里一览而尽,全篇激荡着一股雄浑的气势,让人称绝。
诗以议论而始,道出自古以来,人们一到了秋季就总觉心中落寞满怀,无限伤感。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惯性情感认知模式。“逢”字就很直接地展现出来这种思维固化的结果;“自古”也表明了这种固化是年深日久,很难扭转。人们甚至都懒得去改变它,只是顺着这种思维模式而行动。第一句干脆利落地直奔主题,把固有的、为作者所不屑的观念明白直接地拎了出来。
第二句就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作者自己完全不同的观点了,“我言”二字极有气度,这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作者是怎样认为的呢?他觉得秋日远远要比春朝更有趣,更美妙,更值得我们赞美。言辞有力,胸襟非凡。当然这种新鲜论调也激起我们的好奇心了,这人真是狂妄,居然说满目萧索的秋天比春天还要美妙,看他能说出什么理由来。
接下来两句,作者就用了一个极富审美性的壮丽画面迅速地捕获了我们的视线。秋天里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这背景图本身就是无比壮阔雄浑的了。图里出现了一只鹤,这个形象当然是高傲的,是颇具气质的,那是一派君子风度。而这鹤是怎样出现在如此雄浑壮阔的背景图里的呢?它是排云而上的。这个出场真可谓气场强悍。鹤展开有力的双翅,排开高空云层,凌风而上,多么孤傲不屈的气势。
那么看到如此一幅气势激昂的图卷,作者心中又是怎样的情绪呢?诗人深深被这壮美图卷所激荡,内心澎湃而出雄壮的诗情,随着那只直上云天的白鹤,也排云而去,一冲霄汉了。这句真是让人热血沸腾,读到此处,估计再没有人能想得起来先前那些丝丝缕缕的悲秋之意了。秋之壮美是完全彻底地征服了我们。诗已尽,意未足,仿佛这一股豪情将长填于心胸,引领我们穿云直上,去与那鹤齐翔于天际。
此诗不过四句,却一扫古来逢秋而悲的固化情绪,让我们领略了秋日里别有诗情的壮丽图卷,令人一读而身心沸腾,堪为佳作。尤其是诗人逢人生低落之际,不以为苦,反而极端乐观从容,豪情满怀,这种人生态度就很值得一赞。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刘禹锡怀古诗的代表作有_刘禹锡的诗的突出特点
岁月流转,四季更替,今年复明年。春天来时,啼莺声里,春风绿了江南岸;夏季初临,莲叶接天,藕花深处惊鸥鹭;秋风乍起,老树枯藤,人在天涯悲斜阳;寒冬又至,苍山日暮,柴门风雪
-
竹枝词刘禹锡二首其一_竹枝词刘禹锡原文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往日拾遗)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_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思是什么季节
点击上方关注桃李国学苑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① , 我言秋日胜春朝 ② 。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③ ,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 。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
-
刘禹锡最有名的诗句_刘禹锡豪迈的诗
1、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2、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 3、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4、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5、天与人交相胜。
-
刘禹锡豪放的诗词_刘禹锡经典诗词赏析
秋,一个万木萧瑟,落叶纷飞的季节,极目望去,满眼荒凉。不再有春日的郁郁葱葱,姹紫嫣红,于是“悲”就成了秋的一种基调,一种情绪。 在古诗词中悲秋情调更比比皆是。比如柳宗元的
-
竹枝词刘禹锡其二山桃红花_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译文 春天,鲜红的野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江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去。 容易凋
-
陋室铭中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_刘禹锡被贬哪里写了陋室铭
说到《陋室铭》这篇文章,可以说上过学的朋友都知道也许大部分人都会背诵,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我们今天不说《陋室铭》,只说说刘禹锡一生倔强而又达观的人生经历。 刘禹锡(
-
作者刘禹锡的诗_刘禹锡的诗文
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秋词 刘禹锡 自
-
竹枝词 刘禹锡表达的思想感情_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译文】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译:红艳艳的山桃
-
刘禹锡的陋室铭与他的经历有什么关系?_陋室铭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
《陋室铭》是传世名篇,最早应该都在语文课本上接触过。但关于它的作者,其实一直是个谜。课本上称之为刘禹锡所做,是根据《全唐文》,然而自古以来都有很多人提出异议。 颜真卿:《
-
柳宗元独自一人在雪中什么_柳宗元的散文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人,思想超群,文采非凡,善撰文写诗,且文才高于诗才,与韩愈合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刘禹锡交情颇深,以至后来托孤献子,为后人称道。 纵观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