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 ,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祖籍安徽省凤阳,1896年3月生于江苏省常州。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出版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刘海粟国画》、《学画真诠》等。
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而他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可令人敬佩,引作启迪。
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以黄山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素描、速写、油画写生、册页小品、巨幅山水,尤其是形成风格之后创作的泼墨、泼彩黄山图最有代表性。横式的《黄山狮子林朝晖》是刘先生1987年创作的重要作品,作品自下而上,层层推进。画的下部表现了山的近景,大面积使用了特具个性的亮蓝绿色,山峰用淡墨稍稍勾勒轮廓,然后大胆泼墨,浩茫汹涌,云雾氤氲,韵味十足,几次泼墨交叠画面层次分明,互相渗透。在山谷背阴之处,墨色加重,形成浓淡、干湿、虚实等多方面对比,表现了黄山多变的意境。前景松石用焦墨铁线勾出,笔笔中锋,傲岸多姿,强调“骨法用笔”,景物交代具体,画面的云雾既是描绘的主体,也是画面的亮点所在,画家在此使用了传统书画特有的“飞白”方法,给画面留出了亮丽轻盈的空间关系,空灵而富有变化,作品用线用墨,完全不失传统风味。远景采用了逐渐虚化的方法,淡墨晕染,烟雾迷漾,给人以云天浑茫、山势高耸、笔墨交融的独特效果。整幅作品大量泼染的蓝绿色彩,更增加了作品的亮丽,成为画家风格成熟期标志性的颜色。同时着重渲染黄山奇诡变幻的色调、云烟的聚散升落和浓淡远近,参借了油画的部分方法,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中西绘画融合的态度,也反映出他强调主观表现的创作原则。这幅作品书写的不仅仅是黄山具体而微的一处风景,而是表现一种特殊的“黄山”精神,有一种交响乐般的壮美效果。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刘海粟山水画作品欣赏_刘海粟山水画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 ,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祖籍安徽省凤阳,1896年3月生于江苏省常州。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
-
刘海粟泼彩画_刘海粟油画作品
刘海粟(1896-1994),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
刘海粟画家_刘海刘海粟美术馆
▲刘海粟先生很会讲话,讲起话来很激动,上面这张相片是他在新加坡演讲时拍的。(蔡斯民 摄影作品) ▲这张相片是刘海粟先生十上黄山时的情景(蔡斯民 摄影作品) 刘海粟(1896-1994),
-
刘海粟画黄山_刘海粟黄山一线天
刘海粟平生十上黄山。他这样描述自己对黄山的爱恋:“黄山为天下绝秀,千峰万嶂,干云直上,不赘不附,如矢如林。幽深险怪,诡奇百出,晴岚烟雨,仪态万方。其一泉一石,一林一壑,
-
刘海粟美术馆近期展览_
图说:小校场年画 主办方供图 从本周四开始,刘海粟美术馆将逐步推出“刘海梳美术馆夜场计划·海粟讲堂”,吸引观众吃完晚饭后,前往美术馆里学习充电。活动邀请中青年艺术家、策展人
-
刘海粟画黄山_刘海粟十上黄山第九幅在哪
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山,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
-
画家刘海粟作品欣赏_刘海粟花鸟画
刘海粟与徐悲鸿同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是中国现代画坛的一对双璧,且都出生于江苏。但刘海粟与徐悲鸿水火不容几十年,两人之间的世纪恶战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
-
刘海粟国画作品欣赏_著名画家刘海粟
艺术大师刘海粟经典作品高清全集 刘海粟,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之一。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
-
著名画家刘海粟_刘海粟油画作品欣赏
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4年秋始任副校长
-
刘海粟生平简介_刘海粟有多少学生
近日,四川美术学院开设的人体写生课竟然成了争议话题。从公众舆论看,那些反对人体写生课的言论只属个别,但其泛引出的沉渣,却仍有存在的土壤。其实在一百年前,这些对人体写生充满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