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为南朝宋范晔撰写。全书共九十卷,包括“纪”十卷,“传”八十卷。今本《汉书》中又有“志”二十卷,为西晋司马彪撰。南朝梁刘昭以范晔《后汉书》没有“志”,就把司马彪《续汉书》的“志”补在了范晔《后汉书》的后面。北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合为一书。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是中华书局于1965年出版的十二册点校本《后汉书》。《后汉书》记事起于东汉光武帝刘秀,终于献帝刘协,记载了195年的历史。《后汉书》可以说是我国最伟大的史书之一,我们阅读《后汉书》,就必须弄清楚《后汉书》的版本流传情况及其体例特征。
看《后汉书》一定要先看《宋书·范晔传》,另外还要看范晔自己写的《狱中与诸甥侄书》这封信,我们知道范晔没有儿子,他在临终之前给自己的甥侄留下了遗言,范晔把自己身世写在了这份信里,通过这封信我们知道《后汉书》是没有写完的,范晔的《后汉书》本来是有“志”的,并且范晔对自己的“志”非常推崇。班固的《汉书》最精华的部分就在《汉书》的“十志”,而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明确说到,他根本看不上班固《汉书》的“志”,范晔觉得自己的《后汉书》比班固的《汉书》高明多了,他自夸自己的《后汉书》是“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他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这样写道:
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所得,唯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 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范晔的《后汉书》的“志”是没有写完,至少写了五篇。但是由于当时范晔被牵扯上了谋反案,要被处决,被处决的时候他的《汉书》连同“志”在他的友人谢俨手里收藏,谢俨怕被范晔谋反案牵连,就把范晔的书烧了,烧了之后范晔《汉书》的纪和传当时还有保存,通过其他方式流传下来了,但是范晔自己写的《汉书》“志”的部分就从此失传了,范本《后汉书》就再也没有“志”了。即使当时不烧,《后汉书》也不全,因为范晔自己没写完,所以今天我们一点都看不到范晔自己写的“志”了。
当时流传的记述东汉历史的史书很多,范晔的《后汉书》是比较晚出的,在他之前有很多家“后汉书”,当然名字不尽相同。 所以不止范晔一个人写过《后汉书》,当时至少有七家版本的《后汉书》流传,可惜这些书大都失传,到了清代辑佚学兴起之后,清代汪文台把当时已经散佚的七部《汉书》从各种文献中辑出,编成一本《七家后汉书》,其中包括:吴谢承《后汉书》八卷(原书一百三十卷);吴薛莹《后汉书》一卷(原书六十五卷);吴华峤《后汉书》二卷(原书九十七卷);晋司马彪《续汉书》五卷(原书八十三卷);晋谢沈《后汉书》一卷(原书一百二十二卷);晋袁山松《后汉书》二卷(原书九十五卷);佚名氏《后汉书》一卷,总共共七家《后汉书》。
言归正传,到了南朝梁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昭的人,他特别推崇范晔的《后汉书》,但是他有觉得范晔的《后汉书》不是完璧,因为范晔的《后汉书》没有“志”他觉得很遗憾,所以刘昭就把当时另外一种关于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著作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的“志”的部分裁剪了下来,和范晔的《后汉书》放在了一起,然后他又给司马彪的《续汉书》中 “志”的部分做了注释,这就是刘昭作的司马彪《续汉书》的“志”,并且刘昭作的《续汉书》的“志”在另一个流传系统中就和范晔的《后汉书》放在了一起。
后来到了唐代的时候,由于范晔的《后汉书》影响越来越大,所以章怀太子李贤就给范晔的《后汉书》整体做了注,但是他只注了范晔自己写的“纪”和“传”,实际上他把刘昭作的司马彪的《续汉书》的“志”的注给扔了。但是由于当时有一种流传系统中,司马彪《续汉书》中“志”的部分和范晔的《后汉书》是放在一起的。到了唐代之后,司马彪的《续汉书》这本书失传了,但是《续汉书》的“志”由于在另一种流传系统中和范晔的《后汉书》是在一起的,因此司马彪写的“志”就没有失传。所以再后来到了宋代之后,人们在刊印《后汉书》的时候,由于范晔的《后汉书》本身没有“志”,所以人们把刘昭注的司马彪的《续汉书》的“志”和范晔《后汉书》的“纪”和“传”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后汉书》的样子,今天我们见到的中华书局点校版的十二册《后汉书》,其中第一册到第十册是范晔自己写的纪和传,配的是唐代章怀太子李贤的注,第十一册和第十二册是司马彪《续汉书》的“志”,配的是刘昭的注。
- 上一篇:红泥小火炉——唐诗中的“小确幸”
- 下一篇:没有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说范晔的《后汉书》不是全本,而是残缺之作
《后汉书》为南朝宋范晔撰写。全书共九十卷,包括“纪”十卷,“传”八十卷。今本《汉书》中又有“志”二十卷,为西晋司马彪撰。南朝梁刘昭以范晔《后汉书》没有“志”,就把司马彪《
-
《后汉书》作者参与谋杀皇帝,事情败露被判死刑,儿子也被杀
提及《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人们自然会想到其作者范晔。 多数人都知道范晔是个才华横溢的史学家、文学家,鲜为人知的是,范晔曾参与谋杀宋文帝刘义隆,事情败露被处死。 范晔,
-
代表情谊的中国绳结: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图片 | 互动百科) 绳,索也。索下云:“绳也。艸有茎叶,可作绳索也。”绳结,是以绳为基本材料,将一段或多段绳,通过纵横穿插、打成结扣而成。 在文字出现以前,先人们用绳子缠绕
-
后汉书: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原创 文:曾春生 读史(dushi818) 特约作家 《后汉书》有句話:“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始读,觉得这是唱高调,讲大道理。细想,才认知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 老
-
《胡笳十八拍》是否为蔡文姬所作?
蔡文姬,东汉才女,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自幼博学多才,妙解音律,有极高的文化素养,但一生经历坎坷,幼年随父亡命,颠沛流离。后嫁河东卫仲道,不久夫亡,因无子而回家寡居。
-
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为什么叫《后汉书》而不叫《东汉书》?
中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持续至今的文明,务实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务实的一大表现就是相比较某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中国人更加重视对真实历史的记载、大约从夏朝开始,中国就已经
-
“前四史”之一《后汉书》8句精华,句句经典,忍不住收藏!
“前四史”之一《后汉书》8句精华,句句经典,忍不住收藏! 范晔是南朝宋代史学家。他在被贬为宣城太守后,开始作《后汉书》,将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间的历史尽数记
-
《后汉书·诸帝本纪》评点一: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安帝
文/格瓦拉同志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后汉书》为刘宋史学家范晔所著,综合当时流传于世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后汉纪》所成,分十纪、八十列传,至北宋时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结局,就在这些判词里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这些判词暗示了这十二位女子在《红楼梦》中的命运。如同我们知道的那样,这些女子有的含恨而死,有的远嫁海
-
写出史学巨著《后汉书》的大才子范晔,为何结局悲惨?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意思是一个人的文章和他的品行相辅相称,反过来,一个人的文章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行。这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绝对。古往今来,有才无德的例子并不鲜见。比
-
《后汉书》10大经典名句,修身自省,建议每个人都看看!
《后汉书》上自光武帝建武元年,下迄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共195年。其中包含帝纪十二卷。志三十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三十卷。《后汉书》10大经典名句,修身自省,建议每个人都看看。
-
《后汉书》浓缩的10句精华,读史使人明智!
《后汉书》浓缩的10句精华,读史使人明智! 《后汉书》是由范晔编写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