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篇经典,翩翩《诗经》 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 和我一起朗声而读 小雅·无羊 谁说你没有羊? 一群就三百只。 谁说你没有牛? 大牛就九十头。 你的羊群走来了, 羊角挨挨挤挤。 你的牛
文/炒米视角 可能在今天的人看来蝗虫高蛋白,油炸之后也是美味。 但是在农耕文明的古代,与旱灾和洪灾并驾齐驱的“蝗灾”让人闻之色变。通常旱灾之后必有蝗灾,在古代靠天吃饭的年代
文/格瓦拉同志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收成的好坏,不仅决定着百姓能否吃饱肚子,更对帝国的安危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农业的普遍歉收会产生流民,而大批流民的糜集,对帝国来讲不啻于
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
中国古代有许多封建迷信的思想,一些天灾被人视为是上天降下来的惩罚,所以很多当权者都不敢积极地治理灾害,例如最让古代人头疼的蝗灾。我们看史料的记载就会发现,古代发生蝗灾的
隋唐时期处在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第三个暖湿期,降雨量充沛,温度较高,这与现代北方缺水、寒冷的情况是有一定差别的。 【水旱蝗风震,该有的自然灾害唐朝都有】 于是,唐朝时期反而是
农耕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建立文明的基石,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源都是在大江大河,依靠发达的河流能满足农业种植的需求。而古代农业种植的抗灾害能力是相当的脆弱的,气候几乎决定了收成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军事力量强大。当时的唐朝是真正的超级大国,后世称其在位的这段时间为“贞观之治”,他也被誉为“千古一帝”。
众所周知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也是如此。历史上的百姓们几乎都是靠种地为生,每个人都想有好收成,如果收成不好可就惨了,还要上交一部分,自己这一年就不好过了。 某种程
中国古代水、旱、蝗是最容易造成灾民的三大灾害,其中蝗灾虽然发生次数不是最频繁,但往往造成的损失最大。 明代徐光启说:“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
(贞观政要)作者吴兢:唐朝史学家。陈留(今四川境内)人。季札第47代孙。仕历大部份时间是在京城做史官。武则天当政时,吴以"有史才"之名,被荐入史馆修国史。吴兢作为史官发扬了历代史
话说唐朝贞观二年,由于京城长安一带闹蝗灾,唐太宗李世民在大臣的陪同下来到了御花园,满眼看到的尽是蝗虫 。他把袖子一捋,抓起一把蝗虫咒骂道:“老百姓以吃粮食为生,就算他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