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东风吹白杨_相思风雨中白杨

东风吹白杨_相思风雨中白杨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09 10:28:29
阅读:

1934年4月,上海摩天楼顶竖起几层楼高的巨大海报,画面上是楚楚动人的白杨。海报下面,报童扬着手中的《大陆报》高喊:“看新闻、看新闻,白杨加冕新影后!”《大陆报》是当时上海滩颇有影响的美国报纸,为新影后白杨的横空出世发出惊叹,盛赞她在影片《十字街头》中饰演杨芝瑛的成功,“虽然只有十七岁,中等的身材,可是她的美丽、魔力、风韵和艺术天才,都卓然超出一切”,并称白杨是“瑞典女星嘉宝的匹敌”。

1956年,《北京日报》等媒体评选“最受欢迎的演员”,白杨因在《祝福》中成功饰演祥林嫂而折桂。为此,她获得著名工笔画大师于非闇的一幅《墨荷》,其上,还有郭沫若的亲笔题词:“亭亭玉立,香色雍容,为人民带来幸福。”六年之后,白杨荣膺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殊荣。

白杨一生,尊崇生活,以光明的时代精神为引领,探求民族形象的塑造。在《祝福》《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新闺怨》《还乡日记》《山河泪》《火葬》《冬梅》《金玉姬》《为了和平》《十字街头》《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团结起来到明天》《春满人间》等为代表的影片中,出神入化,塑造了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这些鲜活的形象,气韵生动,富有中华女性的特质,在滚滚的时代大潮中,是中国人民在苦难中挣扎,在奋斗中觉醒,在内忧外患中前进的缩影。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白杨表演艺术之高峰。她调动一切手段来塑造人物,对关键情节的每个眼神都下足了功夫,以揭示人物内心的蝉变。她把鲁迅笔下那个被旧社会吞噬的灵魂,演绎得入情入理,鲜活灵动。

白杨对我说:“演戏如作画,用的都是心。丹青手只有心中有,才能笔笔如有神;演员只有捕捉到角色,藏在心庭,表演时才能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她每每接下角色,都要去捕捉人物的精气神儿,从语言到动作,从眼神到形体,都不放过。演祥林嫂时,为能捕捉到角色的一切,真是寝食难安。常常深夜起床,披衣读书,去熟悉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以及单四嫂子、旁姑、顺姑、闰土等人物,还要苦心琢磨叶圣陶的《阿凤》和《一生》、夏衍的《包身工》、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所描写的人物。为了捕捉到角色,她还特意到绍兴山区,和农民姐妹一起生活,一同砍柴、干粗活儿,听她们讲述过往的故事,体味书中的人物和劳作的心境。在那些日子里,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也勾起她对自己不幸童年的回忆,那些挥之不去的辛酸,成为她理解、捕捉角色不幸命运的种子。

新中国成立前夕,白杨演出了两部重要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前者,白杨饰演救亡演剧队队员江玲玉;后者,出演纱厂女工素芬。她演的这两个角色,展示出淳厚而老辣的出色演技,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江山。这两部现实主义电影圭臬,被奉为史诗性作品,是新中国成立前电影人整体水平之集大成,对于新中国电影具有奠基意义。国际影坛对这两部影片予以高度评价。在海外映出时,颇受欢迎。1949年,美国旧金山世界戏院启幕时,将《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揭幕典礼片。1985年,戏院重修,仍将该片作首映之片,依然观众如云,足见其生命力之长久。

白杨童年悲苦,少年从艺,青年投身抗战活动,直到晚年仍为艺术奔忙。她一生追求光明,以奉献人民为荣,跟随时代前进。她身栖影、剧二坛,都卓有成就,不仅在银幕上星光闪烁,在话剧舞台上同样魅力袭人。《日出》中的陈白露、《雷雨》中的四凤、《屈原》中的南后郑袖、《法西斯细菌》中的静子、《日光杯》中的丽丽、《结婚进行曲》中的黄瑛、《复活》中的马丝洛娃,等等,都是那般的摇曳生辉。她与舒绣文、张瑞芳、秦怡一起,享有电影“四大名旦”之美誉。

抗战期间,她到重庆时,年方二十,面对撒来的鲜花和四方赞誉,依然故我。她时刻不忘阳翰笙的谆谆告诫,勤勉演戏,磊落做人。当时,上海有家电影公司老板许以别墅一栋、汽车一辆,并予高薪,请她回沪拍片,而她不为所动。她宁愿与普通百姓一样,过着吃平价米,用海椒面拌牛皮菜的清苦日子。她心系抗战,想着民族的存亡,坚持为抗战演戏,拍抗战电影。

新中国成立后,白杨本可以拍更多的电影,演更多的戏,怎奈“文革”袭来,她受到迫害,冤狱五载。出狱时,因在狱中多年很少讲话,她的音带已经萎缩。康复后,她心心念念地要自编自导自演国母宋庆龄,岂料,竟同她的狱友赵丹演周总理未果一样,亦未能如愿。后来,她在五集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中,终于弥补了不能在银幕上饰演国母的遗憾,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白杨留在银幕上的最后两部大轴戏,是“文革”前长影拍摄的《金玉姬》和《冬梅》,她分别饰演抗联游击队队长金玉姬和红军指导员李冬梅。这是白杨塑造的两个威武的戎装形象,让观众耳目一新。白杨惊喜地告诉我,她12岁拍第一部电影《故宫新怨》时,给男主角配戏,那男主角就是尔后的长影大导演王滨。近30年后,她最后的两部影片,也是和长影人合作。这一前一后,长影艺术家见证了她的影坛生涯,这该是多么深的缘分!

我的书房里,珍藏着白杨秀笔题签的赠书;我创办的《电影晚报》上,刊登着她的赠诗;我编过的《电影文学》上,有向她组来的锦绣文章;我出版的《中国影人诗选》中,有她给我的作品……那次电影百花奖,由西安去延安的路上,途经黄帝陵,她和我们一群电影人手拉着手,合抱那株参天古柏的情景,一直萦绕在心头,她朗朗的笑声仿佛仍在耳边……

作者:曹积三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