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春秋时期的晏子介绍_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春秋时期的晏子介绍_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10 22:43:31
阅读:

《晏子春秋》是记载了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婴言行举止的著作。长期以来,无论是对该书的作者及写书的时间,还是对该书的思想体系,学术界都是存在分歧的。

从《晏子春秋》的内容看,像薄赋、省刑、宽政、节用等主张,民本、民诛等思想,明显具有战国中期以后的时代特点;从语言风格看,该书文字朴实无华,流畅自然,绝少战国后期那种铺陈扬厉、挥挥酒酒的风格。所以,成书年代以定为战国中期以后、末期之前为宜。而从章节内容、语句多有重复、记事时间跨度大等情况看,该书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不是一时之作。其作者可能有齐国的史官,也可能有稷下各学派的文学游说的人士,还可能有晏子的后人和门人等。而全书风格相近,文字统一,可能有一人或者少数人修饰润色过。不过由于史料的限制,无论是草创者、增补者,还是修饰者、润色者,都很难考证了。

在自然观上,《晏子春秋》表现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对盛衰生死,晏子认为,“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外上》二)。就是说,有盛有衰,有生有死,是自然界的规律;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待彗星等异常天象及干旱疾病等灾祸,晏子认为禳除祈祷是无益的,重要的在于修文德,节嗜欲,宽政爱民。这些,都含有朴素唯物论的因素。在君臣关系上,晏子两次提到“和”与“同”的问题。他把不问是非,一味顺从君主称为“同”;而“和”则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能够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认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无疑具有辩证法的因素。

在思想学术方面,《晏子春秋》虽然难归入某一学派,晏婴本人的思想在当时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流派,但从该书所反映出的政治思想倾向看,晏婴以“重民”、“民本”为核心的思想以及一系列经世致用的主张,却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

其实,我个人认为《晏子春秋》包括很多的思想体系,有儒家的,有墨家的。它是一个多种流派的学说,是要很细致地阅读,细细地品尝。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我简单的介绍下,能够对《晏子春秋》有个基本的了解,也能够对你以后再去看这本书有所帮助。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