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记载了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婴言行举止的著作。长期以来,无论是对该书的作者及写书的时间,还是对该书的思想体系,学术界都是存在分歧的。
从《晏子春秋》的内容看,像薄赋、省刑、宽政、节用等主张,民本、民诛等思想,明显具有战国中期以后的时代特点;从语言风格看,该书文字朴实无华,流畅自然,绝少战国后期那种铺陈扬厉、挥挥酒酒的风格。所以,成书年代以定为战国中期以后、末期之前为宜。而从章节内容、语句多有重复、记事时间跨度大等情况看,该书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不是一时之作。其作者可能有齐国的史官,也可能有稷下各学派的文学游说的人士,还可能有晏子的后人和门人等。而全书风格相近,文字统一,可能有一人或者少数人修饰润色过。不过由于史料的限制,无论是草创者、增补者,还是修饰者、润色者,都很难考证了。
在自然观上,《晏子春秋》表现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对盛衰生死,晏子认为,“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外上》二)。就是说,有盛有衰,有生有死,是自然界的规律;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待彗星等异常天象及干旱疾病等灾祸,晏子认为禳除祈祷是无益的,重要的在于修文德,节嗜欲,宽政爱民。这些,都含有朴素唯物论的因素。在君臣关系上,晏子两次提到“和”与“同”的问题。他把不问是非,一味顺从君主称为“同”;而“和”则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能够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认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无疑具有辩证法的因素。
在思想学术方面,《晏子春秋》虽然难归入某一学派,晏婴本人的思想在当时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流派,但从该书所反映出的政治思想倾向看,晏婴以“重民”、“民本”为核心的思想以及一系列经世致用的主张,却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
其实,我个人认为《晏子春秋》包括很多的思想体系,有儒家的,有墨家的。它是一个多种流派的学说,是要很细致地阅读,细细地品尝。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我简单的介绍下,能够对《晏子春秋》有个基本的了解,也能够对你以后再去看这本书有所帮助。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晏子谏杀烛邹原文翻译_晏子谏杀烛邹图片
□周礼 晏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外交家和政治家,他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常常三言两语就能扭转局面,化危险和尴尬于无形,堪称举世无双的智者与辩才。 有一段时间,齐景公迷上了射鸟
-
春秋时期的晏子介绍_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载了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婴言行举止的著作。长期以来,无论是对该书的作者及写书的时间,还是对该书的思想体系,学术界都是存在分歧的。 从《晏子春秋》的内容看,像
-
谏杀烛邹阅读答案翻译_烛邹亡鸟晏子劝谏的高明之处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
荀子有关礼与法的思想可以被概括为_荀子的礼法观
荀子礼法思想的合理性内核与价值 周先进 蒲曦晨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摘 要: 荀子集百家之大全来成就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中以礼法思想为其代表性思想。荀子礼法思想
-
晏子三次劝齐景公_晏子怎么劝谏齐景公
名人口才故事007。晏子说服齐景公免罪养马者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交给养马的官吏看养,并且嘱咐要好好照料马儿。谁想有一天,马突然得了暴病死了,连养马人都
-
晏子赎越石父 越石父贤_晏子谏杀烛邹选自哪里
“晏子赎越石父”为出自《新序·节士·晏子赎越石甫》的一篇历史故事,这篇文章主要体现了晏子尊贤礼士,闻过则改的品格和越石父自尊自重,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春秋时期,齐国相大夫
-
春秋名言名句大全_论语中关于为人处世的经典名句
晏子,春秋时夷维人,名婴,字平仲,为齐国大夫。《晏子春秋》共八卷,一卷至六卷为内篇,七、八卷为外篇,共二百五十章,都是后人辑录晏子生前的言行轶事而成,其中也采用了一些寓
-
荀子 性恶篇_荀子为什么说性是恶的
依照常识观点,荀子持性恶论,其依据就是《荀子》中有一篇专门论述人性恶的《性恶》,但这一常识未必能经得住学术考验。荀子是否为性恶论者的关键在于《性恶》是否为荀子所作。如果
-
晏子春秋的道理_论语格言警句及告诉人的道理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晏婴(?—前500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为春秋时期齐国正卿。历仕灵、庄、景三朝,执政五十余年。他以节
-
晏子使楚的故事_晏子使楚的原文和翻译
阅读二十四史小故事,以史为鉴,知史、懂史、明史。 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想要成为像齐桓公那样的霸主,成就霸主美梦。那时,晋国已经逐步衰落,而想要称霸诸侯国,首要面临的就是齐
-
晏子春秋中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什么_晏子谏两篇
春秋贤相:晏婴深谙劝谏艺术和技巧 晏婴(约公元前585—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又称晏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世称晏子,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晏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很
-
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国主张_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晏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智者”,他出身世家,年轻时就选择步入从政,继而以卿的身份作为仕灵、庄、景的三朝元老。 晏子在世的时候,正是齐国不断走向衰亡的年代,国君昏庸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