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一提到“斋戒”就会想到出家人,一般人也会认为“斋戒”时候不能吃肉,要以素食为主。其实,“斋戒”可不仅仅是出家人的事,古代人们在祭祀前都要进行“斋戒”,而且也没有不吃肉这种说法。
古人很敬畏鬼神,特别是商周时期,《论语·八佾》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表明了孔子对祭祀相当重视。可以说祭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而斋戒就是祭祀之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准备工作。
那么什么是“斋戒”呢?
《礼记·祭义》云:“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这是说在祭祀前,斋戒者要从思想到行动都虔诚肃敬。在室中思念被祭者的音容笑貌,这样的话,《礼记·郊特牲》认为就能“必见其所祭者”。
又如何体现出祭祀者的斋呢?
《礼记·祭义》中所说的“致齐于内,散齐于外。”东汉郑玄注释为“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耳。”这就说七天之内不能接近女色,不能听乐,不能吊丧探病。如此做法也是对祭祀的一种敬畏,这也是万物有灵观念的一种体现。
明人朱升编撰《斋戒文》时,对斋戒的行为规则作出了明确规范:
“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居外舍(即到专门的斋戒住宿场所居住),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音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
其中有“不茹荤”的规定,所以后人便认为古人斋戒不食荤。其实这是对“荤”字错误的理解。现在人一般认为“荤”主要指肉类,像猪、牛、样之类的肉,将蔬菜、瓜果之类成为素。其实,在古代“荤”并非如此。
《说文解字》云:“荤,臭菜也。”“荤”的本意是葱蒜等使感官兴奋、刺激食欲的蔬菜。古人斋戒时不吃这些,是因为怕在祭祀时,口里散发出的气味对神灵造成不敬。
现在人们误解古人“斋戒”不吃荤,主要是受佛教徒影响。佛教有“吃斋”的习俗,所谓“过午不食”,又不能吃肉类。其实佛祖佛印度传法的时候,并没有规定不准吃肉,只是规定不准喝酒和吃葱、蒜、姜之类。这点和中国古代“斋戒”有相同之处。
那么为何“吃斋”又逐渐演变成吃素不吃肉了呢?
这可能与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写的《断酒肉文》有关,他在文中要求佛教僧侣全面禁止肉食,当时就有部分僧尼对此持有疑义,称“律中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但萧衍认为“若食肉者,即有杀分,于不杀戒即成有缺”,而不杀戒是佛教根本重戒,持守此戒即必须断除肉食,于是僧人们开始断绝肉食。萧衍对佛经的解读是否正确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皇帝!皇帝下达命令,哪个敢不服从?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体现。
看到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佛教经典,对“斋戒”的一致认识就是静心、敬畏地行事,与是否吃肉没并有多大关系。
- 上一篇:无患子的危害_无患子的介绍
- 下一篇:咏怀古迹其一杜甫赏析_咏还古迹五首其一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