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991~1055)、字叔同,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据史料记载,晏殊七岁能属文,有神童之名。晏殊十三岁时候,给事中李虚已出知洪州(今江西南昌),得知抚州神童晏殊的故事后,捷足先登,将女儿许配给了晏殊。
讲到晏殊,不得不提及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
晏殊的诗,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这首《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关于这首无题诗,人们津津乐道的无非是诗中的富贵气了。前人指出唐白居易的诗句“歌声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中充斥着一种富贵气息;在晏殊的《无题》诗流传开之后,很快就有好事者指出:白诗中虽有些许的富贵气,但已经是一种富贵怕见花开的颓败景象,一个下字就带出了江河日下的破败象。远逊于晏殊诗中“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那种从容不迫的富贵气象。
诚然,晏诗中并无歌舞楼台之名,然而梨花院落与柳絮池塘又岂是寻常人家所有?而且只有富贵人家才会感觉的到溶溶月色的温馨,嗅的到风清月白下似有若无的梨花香。
衣食无着的贫寒百姓,眼前即便有美不胜收的无限风光,又岂能有此感知力?也只有闲到极致的富贵家子弟才能体会的到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的落寂与忧伤。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与《无题》一诗相较而言,人们耳熟能详的正是晏殊所作的这阙《浣溪沙》。
晏殊文才出众,词作格调婉约,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这两句竟似浑然天成,令人无限回味的同时,赞叹再三。
而更令人称异的是——这“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却是别人送晏殊的。对于这一词坛佳话,晏殊自己也并不讳言此事。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
晏殊虽做了高官,但和所有文士一样,走在路上,眼观景物,心中却是在搜肠刮肚的构思佳句。有此癖好的人,经常是口中念念有辞、一副失魂落魄情形徜徉于道上。
这一年,晏殊因公事赴杭州,途经扬州地方。到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风景胜地,晏殊在大明寺暂歇。大明寺香火甚旺,寺中壁间亦有许多题诗、涂鸦。
晏殊懒得逐字逐句去读那些题在壁间的诗词,自有侍从左右大声诵读给他听。晏殊只是闭目养神,侧耳倾听,用心品味这睦诗词的意蕴。一连听了数首,都是寡然无味的,因为听的不入耳,干脆大声告诉下属不必念那些诗作者的名字…
在侍从读到——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诏尚留名。仪凤终无迹,鸣蛙只废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之句时候,晏殊眼前一亮,忙问作者姓名。当知道诗作者正是江都尉王琪后,晏殊立即派手下去请王琪共进晚餐。
得知是晏殊大人相请,王琪岂有不从之理。席间,两个千里觅知音的男人理所当然的会谈及诗词。此时正是落英缤纷的暮春时节,触景生情的晏殊忽然想起自己去年写就的半阙词。其中写到“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候,晏殊绞尽脑汁仍无法续出后句。文士之苦,以此为甚。
王琪听了晏殊的叙说,几乎不假思索就吟出了“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
晏殊一听,喜出望外。开口向王琪讨要此句,王琪顺水推舟、玉成其事。
从此,王琪成了晏殊府中的一名从官,在晏殊的荐举之下,跻身朝廷清要文秘官员。
- 上一篇:无题诗的诗意_无题全部的诗
- 下一篇:巫山神女什么意思_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