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出人,桐城出名”一说,在坊间流传甚广,也是地方常见的闲聊话题,坚称此说不成立者有之,为之共鸣的也大有人在。
枞阳、桐城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话题呢?对枞阳、桐城最熟悉的是“百度”先生,坐下来研究“枞阳”“桐城”的人并不是太多,“百度”与“百搭”便有了一字之差。
“百搭”也是有原因,不完全是太闲影响身体的“局部地区”。枞阳、桐城的区划变更,复杂而特殊,人文的影响说一点没有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真正将其正了八经作为一个学术课题,有激情的专家估计又不多。
现在的“枞阳”与“桐城”,在当代中国近三千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都算是“年轻人”。现在的枞阳县,复置于1955年,勉强63岁;现在的桐城市(县级市),获批于1996年,勉强23岁。民国以前,今枞阳、桐城两地实为一县,这个意义上的“枞阳”或“桐城”明显又是“老同志”。
到底是“年轻人”还是“老同志”?主要面对具体的历史,县名的内涵,不能以“枞阳”“桐城”一言以蔽之。或县名“枞阳”,或县名“桐城”,只是历史上县名的概略表述,两千多年里县名其实屡有变更,只是冠名以“枞阳”“桐城”为主。曾经使用的其他县名,已经很少为他人熟知。
历史上的枞阳县,始置于汉元封五年(前106年),郡县制背景下,立县算是比较早了。“枞阳”一名,更始见于战国时期的楚怀王六年(前323年)的“鄂君启节”,是一枚铜错金的金属制品。枞阳县名,像一种活性较强的“金属元素”,现在的枞阳县又于2016年由安庆市划归铜陵市。老是变来变去,学化学的学生最怕的就是这个。唐至德二年(757年),这个县的县名改成了“桐城县”,直到民国期间。
历史上的“枞阳”“桐城”实为一县,且地域广大,甚至包括现在的安庆市区。宋前的地方史料不是太详尽,南宋时期的桐城、怀宁两县之间,见有一次较大的区划调整;近当代的桐城、枞阳两县与安庆郊区之间,也可见数次区划变更。严凤英的老家桐城罗岭,现在即属于安庆市宜秀区。历史上“枞阳”“桐城”的县境,总体上是在不断缩小,现在“枞阳”“桐城”两地的地域面积总和,明显小于历史上的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枞阳”,不等于历史上的“枞阳”或“桐城”;现在的“桐城”,也不等于历史上的“桐城”或“枞阳”。信息时代,“枞阳≠枞阳”“桐城≠桐城”式的或“计算机语言”,倘若草率地机械写入,很可能造成“系统崩溃”。
当年在桐城上学时,一次考试匆匆答题,将“√㎡=m”写成了“㎡=m”。老师说:“我知道你当时想的是对的,但没有这样的逻辑概念,‘m’是‘m’,‘√㎡’是‘√㎡’,就凭这个‘=’,这题就该打‘×’!”
古今“桐城”与古今“枞阳”的逻辑概念也是这样,看到相同的两个字就急着划“=”,老师的大红“×”必然在等着。但是,汉代没有“桐城”,“桐城”有汉代;清代没有“枞阳”,“枞阳”同样有清代。汉唐宋元,明清民国,对“枞阳”“桐城”来说都不存在“断代”的问题。“枞阳”“桐城”原本一家,凡此种种,都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即便是老师的红“×”,也只能画在历史虚无主义上!
古今“枞阳”“桐城”概念上的变化,原因即是区划变动与地名变更,且两者历史上都曾经发生。中国历史上的区划变更并不鲜见,也很正常。但历史上相关的区划变动,相邻地区切一块、补一块的多,像“枞阳”“桐城”这样,变更后又成了桌子、板凳一样高的两个县(市),则不是很多。正是由于这种变化,对今天的“枞阳”与“桐城”显得有些微妙。“东流县”与 “至德县”合并成了“东至县”,并且还在安庆、池州两市之间划来划去,根本就没有“枞阳”“桐城”问题这么复杂和特殊。
复杂性与特殊性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西汉置县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县名叫“枞阳”时,地域显得有些沉寂;县名叫“桐城”时,地域显得相当辉煌。尤其是明、清时期,“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桐城”之名世人瞩目。这种辉煌,通常被描述为“桐城文化”,甚至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沉寂也好,辉煌也罢,其实都是同一方土地,更名与土地则没有关联,文化同样不是改名改出来的,“姓名测算”多半属于骗人的勾当。从地方更名的概略中可以看出,历史上“桐城文化”的辉煌,其实是由今天“枞阳”“桐城”的先贤们共同创造的。当代著名学者吴孟复先生曰:“枞阳,学术之府,气节之乡,诗歌之囿也。”枞阳文化与枞阳大地,在学者的眼里是客观而明晰的,不是民间的“一捆柴”思维。专业与业余之间,有云泥之判。
今天“枞阳”“桐城”的历史,多数人并不洞悉。尤其是在业余文史爱好者中,以为现在的“桐城”与历史上的“桐城”是一个概念,历史上的“桐城名人”等于现在的“桐城名人”;现在的“枞阳”与历史上的“枞阳”也是一个概念,历史上的“枞阳名人”也等于现在的“枞阳名人”。吴汉卿先生所言的“枞阳出人,桐城出名”,蕴含着这种区划与县名变更形成的史学课题,而不能简单地解读为邻县(市)之间狭隘的“名人之争”。
“枞阳出人,桐城出名”一说,是否成立呢? “枞阳出人”与“桐城出名”,二者是密切关联的,也是相互独立的。应该肯定的是,这些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是“枞阳出人”,还是“桐城出名”,以及“枞阳出人,桐城出名”。
明、清时期的桐城名人,不论是出自今天的桐城还是枞阳,其乡贯都只能表述为“桐城”,这是史学规范的要求,后人最多只能作出相应的注释。搞地方史研究,跟棋牌室打麻将没有多大本质上的区别,都要遵守既定的规则。没有规则的游戏,难免就出现争吵,甚至会让警察出来“帮忙”。
不妨看先看看这则公示,安庆师范大学新近发布的。吴功华先生研究的课题,是《明清时期桐城青山何氏家族文化》。“青山何氏”中的中“青山”,不是泛指“绿水青山”,而是实指,即今枞阳县枞阳镇境内的何家大青山。“青山何氏”,为什么被表述为“桐城”呢?因为这是“明清时期”。吴功华先生是哪里人并不重要,其治学态度是严谨的,表述是正确的,同样也是规范的,他作为桐城人要这么写,他作为枞阳人也要这么写。
何如宠是明季大学士,崇祯年间的内阁群辅,俗称“宰相”,是“青山何氏”的杰出代表。研究历史,前提是尊重历史,枞阳诸多历史名人的研究,都会像何如宠研究一样,如钱澄之、吴汝纶、史尚宽、章伯钧等,客观上都会带来“桐城出名”。这是学术的严谨性,而不是桐城人的主观随意性。
枞阳当代名人中,类似的现象同样客观存在。饶有趣味的是,文化部长黄镇是枞阳县横埠人,离开家乡时县名“桐城”,回到家乡时县名“枞阳”。黄镇部长回乡时,同样专程去过桐城。黄镇部长还治有一方印,文曰“桐城枞阳黄镇”。
“桐城出名”是客观的,“枞阳出人”也是客观的,这本是桐城、枞阳文化昌盛的客观反映,两地人文血脉相连的具体表现,无可厚非。就这一地域而言,地域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地域文化中“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的现象则是偶然的。因为这仅仅涉及地域冠名的时间顺序,倘若汉代冠名“桐城县”,唐代更名“枞阳县”,“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现象,就会成为“桐城出人,枞阳出名”,等等。
一些业余性质的地方史爱好者,试图论证“枞阳出人”一说不能成立,但始终又不能避免两个基本的误区:
其一,逻辑上的错误。这类逻辑论证,通常选择广为人知的“桐城三祖”为论据。实际上,“桐城三祖”是不是枞阳人,并不能推论出“枞阳出人”的成立与是否。简单枚举,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有什么要求,逻辑学老师应该讲过,这里没有必须重复太多。单就“出人”“出名”之说,历史上的桐城名人,其实远非仅为“桐城三祖”。这种言说,似乎对“桐城三祖”又有些不恭。
“桐城三祖”,指的是“桐城文派”中三位经典作家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一些地方文史爱好者认为:方苞是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姚鼐是桐城(今桐城市)人。“三祖”之中,只有一个刘大櫆才是枞阳人。意思是说,“桐城出名”现象, “枞阳出人”也只出了三分之一。需要知道,即便是“三分之一”,也是一个常数,并不等于“1/∞”,这方面的责任归数学老师。
但这一论题的正确答案,并不真的就是“三分之一”。认为方苞是江宁人,是业余研究者的低级错误,也是历史常识缺失的表现。方苞、刘大櫆与姚鼐,三者都是清桐城人,学术上并没有任何商榷的余地,更算不上今人的“新发现”。即使“桐城三祖”中没有一个“枞阳人”,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论证错误。论据错误,论证就没有任何意义。
历史名人的“里居”,是可以作为历史研究课题的,并且具有学术意义,但学术研究不是想当然耳。
其二,常识上的错误。地方文史爱好者,多少知道一点 “桐城三祖”,完全熟悉肯定是谈不上的。就基本的史学常识而言,方苞、刘大櫆和姚鼐到底应该归于哪里人呢?
《清史稿·方苞列传》载:“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
“江南”,是指清初的江南省,后析为江苏、安徽二省。《清史稿》不写“方苞,字灵皋,安徽桐城人”,这就是史学规范。事实上,“清史馆”成立时,“江南省”已经被区划了,尽管总纂清史的马其昶是安徽桐城人,但压根就不会考虑“安徽出人”,势必带来“江苏出名”的问题。马先生最感冒的,就是“儿童之见”。
地方文史爱好者,为何认为方苞是江宁人呢?因为方苞确实出生于江宁府,江宁也确实是方苞的主要生活地。说方苞是江宁人,不是子虚乌有,而是空穴来风,但绝对“违法”!
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规定: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方苞出生时,其祖父的居住地也是江宁。
但是,公安部的规定对大清国是完全无效的。清人必须遵守的,是《大清律》。方苞的籍贯,不适用公安部的规定。
清代的“籍贯”,跟公安部所说的“籍贯”,也不是一回事。清代的“籍”,指的是“役籍”;“贯”,指的是“乡贯”。役籍,是“职业身份”划分,大约相当于当代户口类型中的“农业”与“非农”,没有任何地理意义;“乡贯”,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占籍”的地方,与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也没有绝对的联系。公安部所称的“籍贯”,只相当于清代的“乡贯”,或曰清代“籍贯”的一部分。
方苞家肯定是有“户口本”的,即“户帖”,但不知被弄到哪里去了。这里,有一份明代桐城进士方大美的“进士登科录”。从这份登科录上可以看出,方大美“贯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军籍。”简单的说,方大美是明桐城人,“职业军人”家庭,他们家不需要交“农业税”,尽到服“兵役”的义务就行了——古代“籍贯”的概念,大约就是这个意思。“进士登科录”与“户帖”上的相关内容,不会有实质性的冲突。方苞与方大美,同属“桐城桂林方”,二者的“户口本”应该比较接近。
方苞的科举经历,是从“秀才”一直考到了“贡士”,但最终没有成为“进士”。后来被剥夺功名,也不是“籍贯”存在问题被人举报。方苞的科考经历中,“秀才”占用的是桐城县名额,“举人”占用的是江南省名额。“乡贯”对方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代的“高考移民”,相当于古代科考中的“冒籍”,但二者的性质差别极大。“高考移民”是“违规”行为,科考“冒籍”则是十分严重的“违法”行为,轻则取消录取资格,杀头也是有可能的。方苞不可能冒充“桐城人”,桐城人也不会太绅士而不举报方苞“违法”,白白损失一个秀才名额。因为存在法律的前提,方苞便是“法定”的桐城人,而不因其出生、生活在江宁,就变成了江宁人。这与当代有人父亲在南京当老板,自己出生在南京某妇幼保健院,最终上不了南京户口有点相似。
方苞是清桐城人,还有一点与姚鼐完全相似。
姚鼐一世祖居住在桐城麻溪(今枞阳钱桥),五世祖姚旭迁居桐城县城(今桐城市区)。这种县内的迁徙,明显不影响姚鼐的“乡贯”,也不影响这个家族的“地望”。
议论历史,首先要熟悉历史,起码要对古代的制度与古人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不能以今证古。古人的财产与收益,主要来自田产,姚鼐家族的迁居,并不意味着“不动产”的变更,除非有确凿的“鱼鳞册”予以佐证。方苞家族远迁江宁,数代之后,仍旧保留着今枞阳境内的田产等,方苞本人不仅回家乡参加科考,也曾亲自回乡处理田产,这在方苞的著述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传统社会,是基于宗法制度的。缙绅阶层的生活方式,及其社会生活与社会影响力,既体现在其居住地,主要还是在其宗族之间展开。不是现代社会,带上半张纸的介绍信,户口一转,再在哪里买个房,就跟原单位毫不干联了。
古代国家成文法与宗族习惯法,足以确认姚鼐为今桐城的先贤,也无法排除姚鼐不是今枞阳的先贤。除了上述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原因,古人同样有“政治权利”的。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权”是“祭祀权”。姚旭后裔如果出现财产继承、宗祧继承之类的问题,并不适用“就近原则”,而是依法立嗣,实现“立烟续脉,顶替银粮,上坟拜祖”。姚鼐的墓地,在今枞阳县义津镇阮畈铁门口。通俗地讲,这里是姚鼐家族的“祖坟山”。“祖坟山”尽管不是耕地,但在传统社会比耕地更重要,是“财产权”“政治权”的集中体现。作为地方文史爱好者,为什么要凭空剥夺古人的“财产权”与“政治权”,甚至还限制“人身自由”呢?
严格地讲,称方苞、姚鼐为“今枞阳人”或“今桐城人”,都是不够严谨的,甚至是荒谬的。如前所述,今人只能对其乡贯“桐城”作一点具体注释,并且显得画蛇添足。至于民间聊天,可以另当别论。今枞阳、桐城的区划十分特殊,一些历史人物的表述,本来就不具有排他性,并非非此即彼。公允而言,方苞、姚鼐是今枞阳、桐城共同的先贤。
“桐城三祖”之一的刘大櫆,同样是今枞阳、桐城共同的先贤。如果说“桐城三祖”带来“桐城出名”,“枞阳”出了三个人,“桐城”也出了三个人的,“三个人”-“三个人”=“三个人”,不能“折算”为几点几个人,更不判定哪家为“〇”,因为“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
刘大櫆的里居地,为今枞阳县横埠镇周岗村刘家周庄,刘大櫆无疑是今枞阳先贤。但是,同样不排除刘大櫆是今桐城的先贤。事实上,刘大櫆的曾祖父即曾居于当时的桐城县城,刘大櫆的生活轨迹与社会影响,也并仅不限于今枞阳境内。明代的左光斗,出生地在今枞阳县横埠镇大朱庄,其居住地又涉及当时的桐城县城,左光斗是“今枞阳人”还是“今桐城人”呢?
“乡愿”与“乡愁”,都不能以百度为生。历史终归是历史,明清时期的诸多桐城名人,其实是今枞阳、桐城共同的先贤,值得今枞阳、桐城人共同敬仰。存敬畏之心于历史文化,致力于弘扬先贤精神,不拘泥于狭隘的名人之争,是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
当然,“名人之争”在中国并不鲜见,最著名的当推诸葛亮的襄阳、南阳之争。不妨赏读一下顾嘉蘅撰写的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无需尘埃落定,但见境界胸襟。敬畏历史与文化,“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的积极意义,就是吴功华先生式的潜心与静心……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清代桐城派的先驱是_桐城历史名人介绍
清代老照片 “枞阳出人,桐城出名”一说,在坊间流传甚广,也是地方常见的闲聊话题,坚称此说不成立者有之,为之共鸣的也大有人在。 枞阳、桐城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话题呢?对枞阳
-
康熙为什么称为清圣祖_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圣祖
在隋朝之前,并非每一个君王都有着自己专属的“庙号”。而只有生前为国为民有过大贡献,并且值得子孙后代都一直敬仰的皇帝,才能得以被后人追加上“庙号”,来表示为他永立庙祭祀。
-
史记与资治通鉴哪个更值得读_读史与治史
史学如何经世?——王夫之《读通鉴论》 推荐人:朱偲 作者简介 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学者尊称为船山先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崇祯十
-
王国维的简介_王国维出乎其外
◇相关论著 《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红楼梦评论》《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
-
竹书纪年古本_竹书纪年在哪里发现
出土与整理 《竹书纪年》是西晋时从古墓中发现的一部先秦纪年体史书。要认识这部古史的价值,应该先对它的出土情况和整理经过有个大致的了解。 晋武帝成宁五年(279)十月,汲郡汲县(今河
-
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读书笔记_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论文选题
史记书影 通史著作 1. 吕振羽 《简明中国通史》 2.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3.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 4. 吕思勉 《白话中国史》 5. 郭沫若 《中国史稿》 6. 白寿彝 《中国通史》 7. 邓之诚 《
-
问渠何得清如许_问渠那得清如许
出生于1927年的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先生,师从汤用彤、任继愈、侯外庐等大家耆宿,辛勤耕耘于中国思想史,从思想到文化,由史学而哲学,沿着文脉施施而行,追溯学说源流,探寻文明
-
历史上的辛德勒_辛德勒的名单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不仅拿下了当年奥斯卡6项大奖,更让片中主人公、德国商人辛德勒保护1000多名犹太人的事迹传遍世界。此后再被发现曾在二战中保护过犹太人的人物纷
-
一生一世江南老txt_世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李怀宇 《开卷》十五岁了。董宁文先生每期都寄赠,使我看到温润的人、书、事。如今开卷,不禁神游,追忆当年和《开卷》老朋友们畅谈的好时光。 我在三十岁上下,热衷于采访八九十岁
-
公元30年耶稣_为什么要以耶稣为公元纪年
1912 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年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黄帝纪年用至辛亥十一月十二日(1911年12月 31日)为止。1929年7月2日,南京国
-
参与编撰资治通鉴的史学家_资治通鉴被认为鉴于往事
毕沅(1730——1797年),字纕蘅,江南镇洋人,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举人。可能是人比较聪明能干,中举之后就被朝廷授内阁中书职,充军机处章京,虽然品级不高,但却入值机要,能有
-
汉代赋役制度_秦国徭役制度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毋忧案记载西汉初年蛮夷男子毋忧因徭屯问题受到起诉并因乏军兴被腰斩。西汉初“徭”是不包括屯戍在内的狭义徭役,仅指劳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