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丹青第十六卷 ──墨
墨是烧烟凝结物质做出来的。取桐油、清油、猪油的油烟烧成的烟做出来的状况,约占十分之一;取松烟做成墨的状况,约占十分之九。要制造贵重的墨,在我国推荐安徽徽州一带的人。
有的因为传载油料的艰难,会派人到荆州、襄州、辰州、浣州等地租屋居住,就近比较便宜,点桐油烧烟制墨再带回。有一种墨写在纸上,阳光斜照时,会有红光,是用紫草汁浸泡沾染灯芯再点燃油灯制成的墨。
燃烧油取烟,每斤的油,可得上等烟一两多。手脚敏捷快速的,一个人用来管理灯盏两百多副。如果刮取动作缓慢的话烟就会烧过头,火燃烧使得想要的物质材料都会丧失了。
其余平常用的墨,就会先将松树脂流掉,再砍伐木头。松树脂如果有一点点没流干净,那它烧出烟制造的墨,最终在书写的时候会有残渣化不开的问题。要流掉松树脂的方法是,在树干根部凿一个小孔洞,点灯缓慢的烧,这样树脂就会缓慢地从孔洞流出了。
烧松树烟之前,先将松树砍成一定尺寸,将竹片条弄弯曲编成圆形屋状像船上遮雨篷的样式。接连着做成十多丈,内外与接口处,都要用纸以及草席黏糊固定好。每隔几节,留小孔让烟冒出,下面掩盖土砌好砖,先做烟的通道。
燃烧薪木几天,在放冷后进去扫下刮取。烧松烟,点火烧让烟通行的顺序,是从头点到尾。靠近烟道尾部一二节的烟叫做“清烟”,是取来加入做好墨的材料;烟道中间几节的烟叫做“混烟”,取来做时常看到墨的材料;
如果接近烟道头部的一二节,只刮扫取下做“烟子”,用来卖给印刷的店家,书法文学家仍然会取来研磨细致来用;其它部分就用来提供刷漆,在白色物品上涂黑用。
松烟制造的墨,丢入水中浸泡久了的话,细的会浮起来,粗的会沉下去。松烟墨跟胶调和之后,用锤来敲打,根据敲出来量的多少来区分坚脆的程度。至于会加入珍贵材料与刻上金色的字或麝香之类的,就是松烟跟油烟墨才会用,要用多用少就看人自己决定。
其它还有《墨经》、《墨谱》等书,博学的人可以自己详看,在这里只不过粗略记载物质材料与原因罢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写的_对天工开物的各种解读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 分节 刊登,以飨读者。 墨水 丹青第十六卷 ──
-
栽培水稻最早的著作_
题解: 课文先后介绍了水稻的种类、生长特性、种植过程、丰产条件、积肥方法等,是一份指导农业生产的教科书。 人物故事: 宋应星(1587——约1666):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末清初大科
-
天工开物是明代记载农业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其作者是_天工开物是明代哪位著名科学家所著
《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出版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
-
天工开物历史意义_天工开物对世界的影响
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是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以后,中国最伟大的科学百科巨著。他总结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工程机械的发展和技术的伟大创造,是里程碑式的中
-
天工开物是明代什么的著作_天工开物是我国第一部什么
《天工开物》是世上首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巨著。它图文并茂、注重实际及实践。它对中国古代各项技术都有系统地总结,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
天工开物是一本关于什么的著作_天工开物谁的著作
内阁次辅徐光启病重,崇祯帝前去看望,徐光启在生命尽头推荐了跪在床边的宋应星兄弟,请皇帝予以重用。 宋应星阐述了要救大明,一是白银开采,二是红夷大炮,可白银重地在西北,西北
-
今古奇观的作者是明朝的谁_被誉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是
今天咱们来聊一部古代著作: 《天工开物》, 作者叫 宋应星。 这本书被称为“明朝第一工程百科全书”,更有“中华文明瑰宝”之美誉。 诚然,如《营造法式》之类的工程学著作也收录了大
-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被誉为什么_天工开物是我国第一部什么
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天工开物”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 作者宋应星,生于明代1587年。他十八岁时考中举人,后五次进京赶考进士,但每次都落地而归,于是他把
-
苏麻离青瓷器图片_苏麻离青与回青料铁斑区别
博物馆藏永乐青花梅瓶文物苏麻离青青料 瓷器鉴定真知堂: 喜欢收藏瓷器的,不懂几个专业名词,不算真喜欢。 就好像叶公好龙,既然喜欢龙了,那么龙的种类,样貌,来历,手段,总得搞
-
馆藏明代青花瓷器图片大全_明代青花瓷盘
博物馆藏永乐青花梅瓶文物苏麻离青青料 瓷器鉴定真知堂: 喜欢收藏瓷器的,不懂几个专业名词,不算真喜欢。 就好像叶公好龙,既然喜欢龙了,那么龙的种类,样貌,来历,手段,总得搞
-
中学生文章-云浮部分中学生作文选登(十七)
# 承中华传统,扬科技文化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多年岁月的洗礼,沉淀至今,其博大精深自不言而喻。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座巨大的宝库,亟待我们去探索、去发掘、去传承、去发扬。-中学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