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对宋襄公之仁的评价_历史上对宋襄公有哪些评价

对宋襄公之仁的评价_历史上对宋襄公有哪些评价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5-18 02:46:01
阅读:

宋襄公是真仁还是假义?

叶超英

公元前639年,宋、楚两军对峙于泓水两岸。宋军早在岸边严阵以待,楚军欲渡河而击。楚军渡河一半时,宋国大臣子鱼认为这是歼敌的良机,可以乘虚而入。然而宋襄公不为所动,认为君子不可趁人之危。当楚军渡过河,来不及排兵布阵时,子鱼再次请求进攻。宋襄公认为,不能攻击还没有排成阵势的军队(不鼓不成列)。等楚军做好一切准备时,宋襄公才下令攻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被一箭射中大腿负伤而逃。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因箭伤恶化而殒命(《左传》)。

千载以降,人们对宋襄公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有的认为他是信守仁义的君子,有的认为他是不识时务的蠢猪。见仁见智,热闹非凡。名对这个著名的战例,笔者也来凑一番热闹。

宋襄公之错,明眼人一看即知:一是刚愎自用,听不见他人意见;二是等对方摆好阵势再战,是盲目的狂妄自大;三是错误地理解了仁义的内涵——仁义不是无底线、无原则地让步,尤其是在战争中不可滥施仁义。

宋襄公对仁义的理解非常机械,认为只要自己对敌人施之以仁,敌人必然报之以义。《左传》《谷梁传》均对宋襄公持否定态度,认为他没有理解战争和仁义的真正内涵。“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道之贵者,时其行势也。”即:信义必须符合道,而战争中的道贵在随机应变、克敌制胜。所以,孙子云:“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是战争的取胜之道。而对送上门来的战机不能有效地把握,实为愚蠢。

战争就是战争,战争不是请客吃饭,战争不是温良恭俭让,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在战争中,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宋襄公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他极为不智;如果认识了这一点,还做出这样“礼让”的行为,除了说明他的拘泥刻板、不知变通之外,还表现了他不把自己士兵的生命放在眼里,以牺牲士兵的生命换来仁义的虚名,实为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战争的目的在于止战。宋襄公若真仁义,何不以外交的方式来终止战争?他所信守的仁义不仅不能止战,反而让自己身死国灭,何以谓之仁?

判断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既要看一时一地的表现,又要根据他平生的所有表现来进行全面考量。只要翻一翻春秋史,不难发现宋襄公特别善于虚伪地“表演”仁义。例如,宋襄公继位前的推让就是一场虚情假意的好戏:公元前652年,宋襄公之父宋桓公病重,宋襄公反复向父亲恳求,要父亲将王位传给庶出的兄长。其礼让的姿态让宋桓公心生好感,最终将王位传给了宋襄公。此外,他以郐国的国君做祭祀,以此震慑诸侯各国,为称霸杀人立威。一个信守仁义的君子,能够用一国之君来做祭祀吗?

就是这次泓水之战,也是宋襄公首先挑起战争:宋襄公试图称霸,率先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楚国采取“围魏救赵”之计,攻打宋国以救郑国。攻打郑国之前,宋襄公手下大臣子鱼就多次劝谏宋襄公不要穷兵黩武挑起战争,但宋襄公什么也听不进去,于是有了这次被沦为千古笑柄的、“蠢猪式”的泓水之战。

是真仁还是假义?是愚蠢还是聪慧?这时就不难得出结论了:宋襄公不是真正的君子,并没有真正的仁义;即使他想表演一番仁义,他的仁义也用错了地方。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对宋襄公之仁的评价_历史上对宋襄公有哪些评价

    宋襄公是真仁还是假义? 叶超英 公元前639年,宋、楚两军对峙于泓水两岸。宋军早在岸边严阵以待,楚军欲渡河而击。楚军渡河一半时,宋国大臣子鱼认为这是歼敌的良机,可以乘虚而入。然

    经典语录
  • 对宋襄公之仁的评价_

    春秋,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也是一个搞笑的时代。说起春秋的人物,大家肯定都能说出几个名垂竹帛的人,如:圣人孔子、老子;霸主齐恒公、晋文公;贤相管仲、晏婴等

    经典语录
  • 对宋襄公之仁的评价_宋襄之仁的意思

    宋襄公子兹甫是宋国的第二十任国君,宋桓公次子,父亲病重期间,他恳请父亲把国君之位让给庶兄子鱼(公子目夷),因而获得了“让国”的美名,此后他四处沽名钓誉,仿佛他是天底下最

    经典语录
  • 常修为政之德的典故_关于为政以德的名言

    春秋早期的宋国,称得上是一个强国,而作为小国的曹国,却不肯顺服。于是,宋襄公指挥军队包围了它。大臣子鱼对宋襄公说:“周文王听到崇国的道德昏乱,而去攻打崇国,攻了三十天,

    经典语录
  • 遐迩一体 率宾旧王解签_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遐是远,迩是近。天下一统,万民同心就是“遐迩一体”的意思。“率宾”等同于"率滨",是四海之内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四海的百姓都拥护、

    经典语录
  • 子鱼论战原文_子鱼论战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每天学点《古文观止》#第十三篇第一节 今天咱们这篇文章《子鱼论战》,您可以当个笑话来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宋襄公。 关于春秋五霸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这几

    经典语录
  • 古文观止20篇_

    这篇文章是非常著名讨论打仗的文章。讲述了宋襄公和楚国开战,宋襄公迂腐虚伪,教条主义严重,最后导致宋军败退。毛主席评价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追求的战斗仁义是

    经典语录
  • 子鱼论战的意思_子鱼论战原文及注释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仟可也。” [译文] 宋襄公指挥军队跟楚军在泓水地区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却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司马子鱼向宋襄公提出建议:"对方人多势众,而咱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的时候,请您下令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宋襄公说:"不行。"待到楚军已经全部渡过泓水,可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提醒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说:"不行。"待到他们摆好了阵势以后,才发兵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给打伤了大腿,他的护卫官也阵亡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讲人道的人在战斗中不再度杀害已经负伤的敌人,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年老敌人。古时候指挥作战,是不趁人之危的

    经典语录
  • 子鱼和曹刿论战_子鱼论战与曹刿论战的相同与不同

    《曹刿论战》与《子鱼论战》都是《左传》中的名篇,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最著名军事理论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子鱼则是当时宋国的司马,他虽然有满脑子的军事思想,可惜君主却不听他的。 同样面对强大的敌人,曹刿和国君鲁庄公与齐国对阵时,鲁庄公说,打吧。曹刿说,不行。鲁庄公听他的,没打。等齐国三通鼓后,高涨的士气泄了,曹刿看准时机,说,可以打了。 结果,齐国没防着,一败涂地。 再来看子鱼论战,当时的情况是,郑国与楚国勾结,威胁到了宋国,宋国为了削弱楚国,出兵去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来救郑国,于是宋国与楚国在泓水边发生的战争。当时的形势对宋国十分有利,楚国士兵要渡过泓水才能攻击宋国,子鱼见了,对宋襄公说,打吧。宋襄公却说,不行,敌军还没摆好阵势,君子是不能打没摆好阵列的敌人的。结果等楚军摆好阵势后,宋军再去攻打时,自己败得一塌糊涂。 宋襄公的论调十分的可笑,“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意思就是:“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他在战场上大讲仁慈之道,居然还诤诤有词。 曹刿论战最后能战胜敌人是必然的,因为他跟对了主人,主人能够判断出他建议的对错,并加以实施。 子鱼论战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他跟错了主子,他的主

    经典语录
  • 一方成语-成语“一鼓作气”的诞生地,山东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一鼓作气”这则成语源自於春秋时期的一场齐鲁两国之间的战争,战争起因是当初鲁国以武力护送齐公子纠回国争位。结果,齐公子小白却抢先继位为君,即后世的齐桓公。齐鲁两国战於干时,鲁国大败。第二年,齐国为了惩戒一下鲁国,便发兵攻打鲁国。-一方成语

    经典语录
  • 言据成语-他博学多识,但言必有据,没有可靠证据,绝不会随便下结论

    孔子说:“我能讲出夏代的礼制,但夏的后代杞国不足以做为证据;我能讲出殷代的礼制,但殷的后代宋国不足以做为证据。-言据成语

    经典语录
  • 巴金的名言-巴金名言“母亲是没有什么可代替的”宋襄公为思念母亲,建望母台

    他也曾在宋、楚泓水之战中,为了所谓的仁义,坚决不攻击河中的楚军,非等楚军上河并列好阵型再行攻击,结果落得惨败受伤而死。-巴金的名言

    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