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四书《大学》简介_四书之大学全文及译文

四书《大学》简介_四书之大学全文及译文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5-27 21:03:51
阅读:
俗说四书之《大学》--001

《四书》在中华传统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常与《五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四书是四本书的合集。南宋时,作为儒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行注解,称其为四书。是南宋至清末官方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 《大学》的作者据传为曾子及其弟子。 《中庸》的作者据传为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 《论语》的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孟子》的作者据传为孟子及其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

四书的注解自古以来有很多,南宋朱熹认为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然后就把他重新编了一下,分为经和传,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景的理解和阐述,相当于是曾子的读书笔记。在中国,谈到传统文化必谈儒释道。三家其实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了。所以很早以前就有个想法,把他用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语言或例子,对比道家和释家的观点解释出来,奈何本人才疏学浅,又非科班出身,世面见得也少,全凭爱好自学自解,自娱自乐,理解上难免有偏颇的地方,各位看家权当娱乐吧,当然欢迎大家狠批,能提出批评的均是师长,我当欣然接受。

第一、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和彰显人天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再推己及人,影响别人,使人弃旧图新,再精益求精,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俗说四书之《大学》--001

01这里的“大学”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大学。“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我的理解是“高深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你读了多少书、有多高的文化、有多高的学历就可以有的,这个学问在学校里面、在书本里面是很难学到的,她在于人在生活中的阅历和实践,有的人文化很高、知识渊博,但其实“学问”没多少的。有的人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很有学问的,这个学问所体现的无非就是平时的点点滴滴,接人待物,坐立行走,吃饭睡觉,言语行为,遇事的轻重拿捏,这个学问在于对生活的切身体悟。

现在一些刚毕业的高学历大学生到单位工作,刚开始激情满满,满腔热情,但是在单位总感觉混不下去,领导不待见,同事不买账,这是什么原因,说白了就是社会经验差,还在很单纯,社会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状态,这就是“学问”还不到家。学问有多种,比如我曾经见过有的卖肉的人,你要买两斤牛肉人家只要随手一割,秤上一称,两斤一点儿不差,非常精准,刚开始还以为是碰巧,可每一次都是如此那就说明人家卖肉已经卖出学问来了。只要深入到社会中去,到老百姓中去,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你会发现社会上处处皆学问,真正的大学问书本上没有,她就在老百姓当中,学问和知识和学历没多大关系。在群众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学生

俗说四书之《大学》--001

02“道”。这句话里的道是宗旨,是目的和方法,是道理是规则。这个道和道家的道不是一个意思,这个道比道家的道更低了一个层次。道家的道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的,是产生万物的根源。这个道是可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行为,在这句话里这个道就是下面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个道也不是佛教的道,佛教认为道不是固定的,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即刻产生即刻消亡。不可执著,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道,这个道就是平常心。六祖慧能说“行正既是道”,随感随应。

03“明明德”。这里有两个“明”,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是形容词。第一个“明”是发扬、弘扬、展现、彰显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光明正大的、善良的、一切正面的意思,用阴阳的概念来说就是“阳”的一面。

“明明德”还隐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其实儒家也承认事物的两面性,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儒家也相信人性中也存在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和道家以及释家的观点基本一致的。但是儒家认为大学就是要发扬善的一面,使人性中善的一面发扬光大。那么人性中“恶”的一面既然是客观存在,面对恶该怎么处理呢?这就是大学在下面的曾子的论述了,曾子在大学下面的解释中告诉我们要“慎独”。这个我们下面再说。

04“在亲民”。“亲”是通假字,通“新”,这里亲民不是爱护老百姓的意思,而是使老百姓在自己的影响下不断地创新改变,不断地弃旧图新,也就是使老百姓有所积极地追求,追求什么呢?追求善,追求“明德”,使他们在自己的影响感化下也能够像自己一样发扬光明正大的、善良的一面,下文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明“亲民”的范围要从家再到国乃至于全天下。

“在亲民”三个字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入世思想。不但自己要达到“善”,还要带着别人一起达到“善”,不但自己要富裕还要带着别人一起富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正所谓达人达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强烈的济世救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影响着历朝历代中国人,实际上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中,这正是儒家的生命力所在。

05“在止于至善”。“止”:达到。这个止包含有“目标”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就是“至善”,就是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使自己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并由此影响带领别人或事物也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种最完美的境界实际上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地精益求精。这就是说我们的追求是不会有终点的,这就注定了人生的追求永无止境。

俗说四书之《大学》--001

第二、从道家、释家的角度来看这句话。

01儒释道三家都认为人性具有善恶两个方面,但是对待善恶(阴阳)的态度和采取的方法不同导致了三家的区别。

道家认为善恶的力量是对等的,善的力量越大恶的力量也会随之增大,所以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大善必导致大恶,反之亦然。儒家主动的抑制人性的恶会使阴阳失去平衡,一味地善就会使善走入极端变成伪善,于是虚伪作假就会充斥天地(老子:智慧出,有大伪)最终导致大恶。当恶在特定的时候爆发,这样会导致更大的灾难,所以道家认为应该协调善恶,调理阴阳,大道的运行是自然而然,阴阳善恶的此消彼长也是自然而然,没有必要人为地强力改变。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苦口婆心的去劝导别人从善简直就是在做无用功,甚至很容易适得其反,不如行不言之教。所以当孔子问礼于老子时,老子的回答是: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庄子.天道》)

所以道家认为儒家主动人为地发扬人光明正大的善的品性并主动地抑制人性恶的东西是违反人性的,好像敲着鼓去追赶一个逃跑的人,鼓敲得越响人跑的越远。好像警察捉拿坏人还要拉着警报,这不是在告诉坏人赶快跑吗?怎么捉得到坏人呢?

02释家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也就善的一面。同时也认为“心”是恶缘(八大觉经),佛家主张心有“二门”,一直一妄,前者虚净,后者邪恶。这就说明了在佛家的眼里,人性同样有正邪善恶(阴阳)之分。那么佛教对待这一对矛盾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佛教认为事物的本身并没有好坏善恶之分,之所以有好坏善恶之分完全是由于人的喜恶而形成的妄想和知见导致的(分别心),心不动则万物皆静。

对于人的善恶遵循着一条因果的规律,现在、过去与未来互为因果。佛家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的身体、命运、环境等各自不相同的原因和由来,指明了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回的生命之流中生灭流转。之所以万有不齐,苦乐贫富悬殊,因其间都遵循着一条因果规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现在的环境和遭遇,所受的果,是以前所造的因。“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你未来所受的果报。其中的因因果果虽然极其错综复杂,但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规律一样,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恰如其分,丝毫不差。所以,佛教劝人向善,诸恶莫作,认为利人即是利己,害人实则害己。从这个方面来说,佛家和儒家对待“明明德”的态度是一样的。都是要发扬人的天赋的美德,只是佛家把因果作为善恶循环的主要原因,而儒家对于因果的论述虽然不多,但是也有,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传.文言传.坤文言》虽没有直言因果,但是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了。

俗说四书之《大学》--001

第三、小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的核心和纲领。接下来的所有内容曾子及其弟子们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论述。包括众多的儒家学说均是以此展开,所以,这句话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又叫做是儒家的“三纲”,由这三纲引出了“八目”即下文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全部学说都是循着“三纲八目”而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抓住了儒学精髓。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下期再续。

下期预告:“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