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年,金军南侵,北方汉人纷纷起义,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投奔山东耿京的义军。年底,南渡与宋政权联络,受到宋高宗赵构的召见。翌年,耿京被害,辛弃疾率五十骑直趋金军大营,活捉叛徒、重聚义军,再次南渡归宋。
归宋后的辛弃疾并未受到重视,只被差为江阴签判。待他29岁时,转任建康通判。他呕心沥血上书《美芹十论》等奏疏均未被采纳。满心失望的词人登上赏心亭,写下了第一首登建康赏心亭《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此后多次转任,或任闲职,均无统兵杀敌的机会。眼看日月流逝,壮志难酬,不禁愁闷交加。
1174年,35岁的辛弃疾再赴建康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想到南归的十二年间多次上疏朝廷,力主抗战复国,但一直无法一展抱负,悲愤抑郁之情难尽,他再登赏心亭,写下了第二首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前后两首登建康赏心亭,字字忧愁,句句血泪,展现了词人昂扬的爱国激情,和不能为国建功的悲愤。情真意切,动人心魄。
关注播古听今,和我谈诗论道。
- 上一篇:水帘洞之奇_水帘洞的介绍
- 下一篇:曹丕为什么要立曹叡_曹丕为什么着急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