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朝阳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鹧鸪天》),率领部分抗金义军从北方商归,原想施展自己的文才武略,为收复河山于出一番大事业,因而先后向宋孝宗上了《议练兵守淮和美芹十论》,哪知南宋朝廷昏庸怯懦,一味对敌求和,推不接纳他的建议,这使辛弃疾大失所望,既悲且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词中表现了作者热爱国土的深情、收复失地的雄心和壮志难伸的苦闷。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词的上片写在一个明丽的秋日里,词人满怀忧愁幽思,独自登上了秦淮河边的赏心亭。置身名胜古迹,眼望清秋美:景,本应是赏心悦目的,但在词人此时此刻的心目中,这赏心亭却是一座伤心享:远眺“玉簪螺髻”般的青山,它们遭到浸凌,正在“献愁供恨”,夕阳照射楼头,显现出一片凄凉之色;断鸿声声,带来了北方乡亲受苦受难的消息。
这一切似乎在向词人提出质问:国家处于危亡之秋,你怎么。还育登高游玩的闲情逸致?词人难以解说,只得低头“把吴:钩看了”。这一“看”就是无言的回答,表明自己渴求抽刀上马,纵横沙场,为国立功。但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北进,自己是空带宝刀,无用武之地啊!此时到赏心亭来,并非为了观景游乐,而是想登高望远,凭吊丧失了的大好河山,排遣欲战不得的沉重苦闷。但这样的深情苦意,又有谁真正了解呢?所以词人焦灼痛苦地拍着栏干,深深慨叹:“无人会,登临意”。
在词的下片,作者引用张翰、许、桓温等前人的故事,进一步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他的复杂感情。
其间,有对北方故乡的思念,有对闲散生活的不满,有对投降派的憎恨,有对岁月流逝的痛惜。被投闲置散的现实生活与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构成了无法解决的矛盾,他越想越恨,悲从中来,禁不住滴下了“英雄泪”,有道是“英雄流血不流泪”,英雄下泪,可谓悲愤已极,伤心之至了。在这里,词人用自己锋利的笔尖,剖露了他那颗因忧国忧民而剧烈跳动的赤心,展示了他那报国无门而无比愤藏的肺腑。
这等词作,这般情怀,悲哀中含有骨气,阴柔里藏着阳刚,催人下泪又发人深思,令人叹惋又激人奋起,非等闲写愁记恨的诗词可比,在思想内容上是值得肯定的。
就艺术性而论,这首词的第一大特色就是善于多层次地第一层,词人写出了秀美之景。“藓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描绘天高水长,水天一色的秋景,重在表水之秀;“玉簪螺譬”,化用前人诗句,形象地画出了山之美。再写夕阳映照,鸿雁飞鸣,这就在广阔的画面上点染了色采,录下了声音,增添了动势。如此,建康一带、大江两岸的动人景色就展现出来了。
第二层,词人写出了有情之景。作者笔下的清秋景色是秀美的,但又是饱含着忧伤的:“玉管螺臀”、般的远山露出的是愁容恨貌;有太阳,却是近黄昏的“落日”;有大雁,却是悲鸣的“断鸿”,有风,却是萧瑟的“西风”,有人,却是离乡背并的“游子”。词人就是这样移情于物,寄意于,从而深沉宛曲地表现了他心中的悲苦愁恨。
第三层,词人以有情之景讥刺无情之人。在作者笔下,山水处于国家危急存亡之秋都知愁懂恨,弦外之音是嘲笃有的、枉七情六欲,却不知失国之耻,不懂苟安之羞。这样借紧识人,寓意很深,是对当时主和派、投降派巧妙面有力的批判。
本词第二大特色是善于用典抒怀。辛弃疾禀性刚直威猛,目睹朝廷弊政,他不会不言,但写诗填词又忌直言,于是他就接连引用典故,以发抒心中郁积的悲愤。“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假张季鹰的故事表自己弃官妇乡之心,这是不被信用的牢骚之辞;“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借许记的故事嘲人嘲己,这是对闲散生活的愤激之言;“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以桓温故事感叹年华虚掷,这是壮志未酬的伤心之语。种种难言之隐,幽邃之情,俱一一流出,词人用典之精巧贴切,于此可见一斑。
现代诗人臧克家为辛稼轩纪念馆题写了一副联语:“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文光射斗牛,剩有悲壮词千篇。”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正是辛稼轩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悲壮词,它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巨大的生命力,至今让人百读不厌。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江南游子指的是
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已南归六年的辛弃疾调任建康通判。他在此任上呆了两年,满腔的报国热血依然是无处挥洒,只能将其化作登高望远时的感慨。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是东吴
-
水龙吟辛弃疾表达的思想感情_辛弃疾水龙吟常考句子
本文乃朝阳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鹧鸪天》),率领部分抗金义军从北方商归,原想施展自己的文才武略
-
辛弃疾最好的十首诗_辛弃疾的十首好诗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 是宋代现存词最多的词人 (第二位是苏轼,第三位是刘辰翁),有 “词中之龙” 之称。因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故合称 “苏辛” ,因与李清照同为济南人,故
-
诗词二首水龙吟_水龙吟宋词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水龙吟慢”“鼓笛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 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
-
水龙吟辛弃疾赏析_水龙吟辛弃疾的注音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
-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_辛弃疾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在金陵时,建康赏心亭是他常去的一个地方。赏心亭位于高山之上,下临秦淮,景色优美壮观,在赏心亭上可“尽观览之胜”。南归之后的辛弃疾,尽管多次向朝廷上书抗金策略,表抗
-
水龙吟辛弃疾原文及赏析_
魏晋多风流名士,如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不屑当朝为官,醉心自己的生活。风流名士,他们自我陶醉、自我表现、自我欣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魏晋的风流名士的真性情,受到后来许多人
-
辛弃疾建康赏心亭写什么_
1161年,金军南侵,北方汉人纷纷起义,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投奔山东耿京的义军。年底,南渡与宋政权联络,受到宋高宗赵构的召见。翌年,耿京被害,辛弃疾率五十骑直趋金军大营,活
-
西江月的全诗_十首最美西江月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我们熟知的西江月,很多都是辛弃疾与苏轼创作的。在他们的《西江月》中,他们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融合到
-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赏析_辛弃疾老来曾识渊明词
将你撰抄的作品拍照,发送给诗词文学有机会入选下期『笔墨诗抄』 『 笔墨诗抄 | 第145期 』 撰抄人:绿竹猗猗 撰抄作品: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文/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诗中典故及作用_试分析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艺术特点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
-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_水龙吟辛弃疾陶渊明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