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点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时,你一定不会漏掉《水浒传》。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自它问世以来,便成为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四大名著”久负盛名,但《水浒传》背后蕴含的远不止盛名这么简单。
走近水浒,认识水浒,更像是见证由宋至今近千年的兴衰变迁。在人生路途的每一个阶段,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与《水浒传》相伴的经历:茶馆说书先生的拿手戏、书摊简易印刷的话本、书刊的经典选摘、暑期播不完的黄金档电视剧……无论当今如何发展,《水浒传》还是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被大家如饥似渴地汲取,用其取之不尽的精神内核承载着中华文化丰富的底蕴。
《水浒传》过于丰富的文化底蕴也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一些麻烦。或许人们在刚开始接触《水浒传》时总会有这样的疑问:
如此鸿篇巨制,究竟该从那里读起呢?
看了这么多遍的《水浒传》,还有什么可以挖掘的呢?
今天我们向你推荐著名学者王学泰先生所著的《“水浒”识小录》将会完美解答你的疑惑,带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水浒传》。同时,又从《水浒传》巧妙地发散到整个宋代历史背景及文化环境,始于《水浒》,又不止于《水浒》。
1
跟着名家读水浒,
你能比别人得到更多的独到观点
评论《水浒传》的书籍汗牛充栋,《“水浒”识小录》想必是其中最有趣的一本。《“水浒”识小录》是王学泰先生关于“水浒”进行的一些深入细致的思考。先生在创作完成《水浒·江湖》一书后,因受体例、篇幅所限,将其中极为有趣、重要,但无法深入、无法归类的一些细小问题,通过独辟《“水浒”识小录》这块领地,进行了深入独到的阐释。
王学泰先生
若你一直对《水浒传》感兴趣,相信王学泰这个名字并不令你感到陌生。王学泰先生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2003年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作为中国游民与流民文化问题研究的著名学者,先生治学注重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著作有《水浒·江湖》《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流民》《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国式幽默》《燕谭集》《多梦楼随笔》《偷闲杂说》《重读江湖》《采菊东篱下》《坎坷半生惟嗜书》等。另校点整理有《杜工部集》《唐诗评选》等。
先生采用笔记体的方式,专门选择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观点来解读,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作者对《水浒传》和有关“水浒”故事的个人见解。如从朴刀、杆棒,“发迹变泰”,武举、武监、武学生,山寨、水寨、山水寨,流放、招安等细微处着眼,演绎游民文化传统下社会的运作思维与方式;其立论严谨,见微知著,以考评方式将“水浒”中的细枝末节与当时的整个江湖巧妙连接。
2
《水浒传》中你没注意到的细节,
这本书也为你指出来了
这本书一开篇就介绍了一种名为“朴(音同泼)刀”的工具,这个“朴刀”居然在《水浒传》中被大量使用。那么,何谓“朴刀”?原来是一种用农具改制成的刀,不在兵器谱上记录,故而不受兵器限令限制,供社会底层百姓使用。它象征着强悍的、带有武器的游民的形象,也在后来的元代演变成了代表盗贼的重要意象。
与朴刀相似的还有杆棒,“说起杆棒,人们容易联想到山城重庆卖苦力的‘棒棒’,他们靠着一根棒棒(扁担)、两根绳子用肩挑背抗,饱览了山城大部分重物的搬运,在崎岖的山道小路上,多么先进的运输工具反而不如这原始的棒棒。”
与朴刀相似,杆棒不仅是人类使用的第一批工具,也是第一批武器。在详述《水浒》中擅用杆棒的英雄之外,王学泰先生又借用“赵匡胤使用杆棒打天下”的传说,为我们展现了杆棒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从农耕工具到游民文化象征的演变的。
“水浒传是众多‘朴刀杆棒’、‘发迹变泰’故事的有机结合体。”
作为宋代文艺演出方式“说话”的一种分类,宋代以前没有“朴刀杆棒”故事,这是宋代江湖艺人的创造。宋以前,短打文学以游侠、刺客为主,宋之后有了游民题材的“朴刀杆棒”,也有了“发迹变泰”的故事。所谓“发迹变泰”,通俗来讲便是“发了”,讲的是从社会底层跃居社会高层的故事。宋代社会阶级的动荡,使得发迹变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成为了可能,普通民众于是从他人的一夜暴富里寻找生活的慰藉。
3
读完这本书你才能发现,
原来古代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此之深
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言,原来七百年前就出现了
《水浒传》建立了独树一帜的话语体系,以此作为对抗主流社会的心理支撑。在当今时代,从《水浒传》中流传出来的语句仍然十分受欢迎,有不少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文化体系中,成为了我们日常用语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与互联网文化融合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络流行语”。在《“水浒”识小录》中,王学泰先生以一些《水浒传》中出现的话语为例,为我们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角。
“义气”最早出自《水浒传》,指同命运的人们互相帮助的道德,。由此衍生出的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体现了游民群体内部盛行的反传统价值观念,“聚义”更赋予了游民集群以组织化意义,“游民在社会上争取自己的利益,面对的是强大的有组织的政府和带有组织色彩的宗法网络,而他们则是无权无勇的个体。要使自己强大就要组织起来。”“好汉”、“成瓮喝酒”、“大块吃肉”所展现的尚武之风的豪爽,非文人士大夫可问津,富于浪漫色彩的草莽气。其他诸如“逼上梁山”、“江湖”等词语在《水浒传》中的使用也进一步推动了游民阶层隐性社会的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山寨”本来是宋元通俗文学作品中的常用词,由于其“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的特点,在今天的话语环境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些在几百年前被创造的流行语,即使是今天来审视,也有着十分丰富有趣的内涵。
原来宋代就已经有制度化的军事考试了
宋代在科举制度上有一大创新,在袭承唐代的武举制度的同时,真正将武举制度化,还特地为武举设立了“武监”——类似于“国子监”,是当时的最高军事学院。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为武举制度设立了专门学院的朝代。
“然而武科举造成的声势却与一般科举(即文科举)无法相比。其根本原因在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对武举不重视。其设立武举的目的不是加强国家军事力量,而是从文人士大夫立场出发改造武官队伍,使其摆脱自唐末以来的流氓化倾向,从而更符合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口味。”
宋代的武举制度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弊端,以文官为主导的武官选拔制度沦为了落榜文人投机取巧步入士大夫阶层的备选方案。三年一届的全国武举选拔出的“武举人”不愿意进军队,进一步凸显了宋朝文与武的分裂,士人阶层与游民阶层在心理上始终无法相融。名义上面向民间的选拔制度始终没能给江湖豪杰一个用武之地。从《水浒》中窥见的武举制度在宋朝的推行状况,或许可以给今天的教育制度改革一些警醒。
——部分摘自《“水浒”识小录》
《“水浒”识小录》
作者:王学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水浒”识小录》是作者关于“水浒”做的一些思考。作者采用了笔记体的方式,专门选择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观点进行阐述,其视角新颖别致,观点以小见大。如从朴刀、杆棒、武学生、山水寨、流放等细微处着眼,演绎游民文化传统下社会的运作思维与方式;其立论严谨,叙述生动,以考评方式将“水浒”中的细枝末节处与当时的整个江湖巧妙连接。
家喻户晓的《水浒传》读者数以百万计,评论《水浒传》的书籍汗牛充栋,但以王学泰先生的视角与方式来考评的,却鲜有论者与相关书籍。该书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于一体,是一本考评《水浒传》的非常有趣的书。
-END-
编辑 | 唐芷琪(实习)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446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