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有四大刺客,他们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他们都是视死如归,侠义无双的英雄,他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刺客:专诸
行刺对象:吴王僚
行刺方法:鱼腹藏剑
行刺结果:吴王僚被杀,专诸当场被杀。
主使公子姬光自立为吴王,就是名噪历史的吴王阖闾。专诸之子专毅封为上卿,完成专诸希望葬在泰伯皇坟旁的遗愿。
刺客:聂政
行刺对象:韩国相国韩傀
行刺方法:聂政仗剑直接杀入韩府
行刺结果:乘着韩府士兵反应不及,聂政以白虹贯日之势长剑已刺入韩傀,韩傀亡。聂政后仗剑击杀数十人后,自觉难逃重围,然后以剑尖划破面颊,剜出双眼,破腹而死。死后,韩王暴其尸于市,他的姐姐聂荌因为过度哀伤而死在聂政身旁。
刺客:豫让
行刺对象:赵国创始人赵襄子
行刺方法:提前埋伏
行刺结果:曾经多次刺杀赵襄子,最后被甲士围住。
刺杀失败后,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因对其人品感到敬重就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最后遂伏剑自杀。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说的豫让。
刺客:荆轲
行刺对象:秦始皇嬴政
行刺方法:带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将匕首藏在图中,在秦朝大堂之上行刺秦始皇。
行刺结果:荆轲没有刺中秦王,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然后被秦侍卫所杀。也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番外 刺客:要离
行刺对象:吴王僚的儿子庆忌
行刺方法:刺伤公子光的手腕并斩断右臂,苦肉计取得卫国庆忌的信,然后刺杀。
行刺结果:短剑刺穿庆忌的胸膛,不过庆忌没有死,庆忌抓住离放小腿浸入江中三次。并说:“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并下令命放要离回吴,自己拔出长矛,喋血而死。最终在吴国大殿上,先是告诉吴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后为了是感谢庆忌的知遇之恩,只有一死,凄凉而又悲壮。
(注: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史记刺客列传人物_史记中的刺客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有四大刺客,他们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他们都是视死如归,侠义无双的英雄,他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刺客:专诸 行刺对象:吴王僚 行刺方法:鱼腹藏剑
-
刺客列传记载了哪五位刺客_史记中的五个刺客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著作的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上古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三千余年的历史。而史记中有一篇《刺客列传》,洋洋洒洒五千多个字只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
-
《史记·刺客列传》_史记刺客列传原文
艺术创作:刺王僚 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我将以今天人的视角、行为习惯来讲述真实可能的场景,尽量从人性的立场来还原故事的本来面目。从著名四大
-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_史记之后的史传文学著作唯一可与史记比肩的是
善本,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流传较少的古籍,具有较强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百部经典”系列短视频,以活泼轻快的短视频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
-
关云长水淹七军主要内容20字_关羽水淹七军是哪七军
编者按:关云长水淹七军,是小说《三国演义》当中的重头戏。而水攻更是演义评书等艺术作品里常见的计谋。可关云长虽然后世封神了,但毕竟没有能放洪水的法宝,不可能手一挥就漫天大
-
出自史记的名言警句_史记中最经典的十句话
《史记》中的10句智慧名言,句句经典有哲理 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鸿鹄:天鹅。屋檐下的燕子和麻雀怎么会知晓天鹅的远大志向啊!这句话比喻平庸的
-
史记三家分晋_晋文公什么之战退避三舍
公元前455年深秋,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正在急行,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号从山西南部奔向太原,准备干一件大事:抢钱、抢粮、抢女人。 晋国总理智瑶面带微笑,对旁边的两位副总理
-
金缕曲纳兰性德名句_纳兰词精选赏析
曲奏乾安 · 小试锋芒 金缕曲词二首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
-
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翻译_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 【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
-
唐雎不辱使命故事情节_《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安陵君不停的来回走着,他的脚步已经很能说明他的现在的心情了。他烦躁不安,不停的走着。 安陵小国,哪能与秦国抗衡。他接到了亲王的书信,信中说想和安陵国交换土地。狼子野心,昭
-
唐雎不辱使命下一篇课文是什么_九下语文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件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
-
一家之言胜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狮_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六国,终于身挂六国相印,结成抗秦联盟;其同窗好友张仪则凭其口舌之才游说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