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世说新语是笔记小说吗_世说新语是小说还是散文

世说新语是笔记小说吗_世说新语是小说还是散文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16 02:04:17
阅读:

高中的时候买了一本袖珍本的《世说新语》,一直放在枕边,没事时候就翻几页。由此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之前在《三国演义》里面很多有趣的故事原来都出自它。还有我们学过的很多成语,像东山再起、咄咄怪事、卿卿我我、一往情深、覆巢之下等等都出自这里。那时为了显摆,就会给同学讲几个典故。

《世说新语》的作者仅仅是闲着没事才写书的么

那个时候只是喜欢读小故事,羡慕古人自由洒脱的性格,惊叹他们说得怎么那么好。后来才知道,那叫“魏晋风骨”。而书的作者刘义庆竟然是一位王爷,虽然不都是他自己写的,但与他有莫大关系。那时候想,这位王爷学问和见识实在是高,要不是家学渊源,他怎么能做出这么伟大的事情呢?

后来读到《宋书》,看了些别的资料发现,我实在是太理想化了。

刘义庆的伯父刘裕,是南朝宋的创始人。关于刘裕,我们最先想到的是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气势,无人能敌。以至于几十年后,他的子弟都想学他“封狼居胥”的样子。但是这位只知道打仗,文化水平实在不怎么样,连字也写不好,还是部下想了个办法,让他写字的时候把字写得大大的,自然就有气势了。刘裕的兄弟也多,其中有一个叫刘道怜,经常跟着刘裕冲锋陷阵,是一个纯粹的武夫,不会说话,除了打仗也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他有一项本事很厉害,就是生了六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就是刘义庆。

《世说新语》的作者仅仅是闲着没事才写书的么

刘裕另一个弟弟刘道规,这哥们儿是个很厉害的将领。他参与平定桓玄的叛乱,以少胜多,打败了桓玄主力,直接导致桓玄败逃后被杀。后来又和刘毅、何无忌共同几百了桓谦、桓振的,稳定了大局。

除了作战勇猛,他还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比如在攻打桓谦的时候,开始时自己的力量是比较小的,士兵有的想跑,他知道后就大开城门,晚上也不闭,最后反而没人走了。除了士兵外,手下官员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和桓谦有书信往来,愿意做内应。结果桓谦败后,书信被刘道规获得,但是他看也不看,直接烧掉,大家一看他这么好,一下子放心了,后来对他忠心不二。

其实这一招不是他首创的,而是曹操,发生在官渡之战后。

太完美了一定有问题,这不,问题来了,刘道规没有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能是常年征战,顾不得要孩子,后来等到有时间的时候又没有了能力。怎么办呢?古代有一个办法,就是过继,主要是发生在宗族内部。于是多子的刘道怜的儿子刘义庆就成了刘道规的儿子。但是也有问题啊。就是刘道规其实养着一个孩子,就是后面想学刘裕的宋文帝刘义隆,当时还什么都不是呢。一个人怎么能继承两份家业呢?最后还是刘裕想出了办法,让刘义隆从回他那去吧。这样刘义庆就成为刘道规的继承人。

但是刘义庆没有遗传父辈的军事才能和武人气质,而是开创了新的天地。

这位仁兄小的时候就很有名,刘裕很喜欢他,说他是“吾家之丰城”,大意就是我们家的依靠啊。十三岁的时候就被封公爵,后来跟随刘裕北伐长安,算是见了战场。后来被封为青州刺史,不去。随后直接就都督豫州诸军事,任豫州刺史,成了地方大员。永初元年,承袭了父亲道规的临川王,回到朝廷担任侍中。刘裕挂了以后,曾经是他兄弟的刘义隆意外被徐羡之、谢晦、傅亮等扶上台,成为宋文帝。这哥们对刘义庆还是不错的,刚上位就加封刘义庆度支尚书、辅国将军等职。

后来刘义庆求外放,刘义隆虽然不太愿意,但是还是答应了,而且给了一个很好的差事,就是出任荆州刺史,都督荆州等七州军事,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我们知道,荆州这地方的重要性,凡是占据荆州,就拥有了左右朝局的能力。王敦、王恭、桓温、陶侃、桓玄、刘牢之等等都曾在这个位子上呆过。

为什么会让他去而不派一个有专业军事才能的人去呢?因为“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高祖使诸子居之。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说到底,还是对外人不放心。

《世说新语》的作者仅仅是闲着没事才写书的么

刘义庆在荆州,包括后来的江州、南兖州都干了什么呢?绝对跟军事没关系。刘义庆的主要工作,就是招揽文学上比较出众的人才,然后编书。刘宋家族出身都比较寒微,跟王、谢之家差了十万八千里,除了会带兵,实则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因此,在崇尚文华的南朝,文化被高门士族垄断了,没文化就会被他们瞧不起。开始的时候经常打仗,没有时间,后来有时间了得赶紧补课。因此,从刘裕开始,他们都很注意拉拢有文化的人,以求在文化上获得士族的认同。在刘裕的提倡和身体力行下,各位皇族都注意结交文人,这其中尤以刘义庆为典型。

刘义庆本人因为出身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下,自己也聪明,所以功底不错,足以成为宗室表率。后来到地方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延揽文人上,只要是知名人士,哪怕住得很远,他也必要去拜访。这样,他手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很坚实的文学集团,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袁淑、陆展、鲍照等。鲍照可是李白的偶像,连杜甫写诗都说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鲍照在刘义庆手下做参军,这是朝廷允许的。也正因刘义庆有这么多的职位,自然也有能力以朝廷的名义养着人才。

到这里,为什么要编撰《世说新语》大概也不需要解释了。就像想获得博士学位就必须写论文一样,刘义庆显然是把《世说新语》视作自己完美的转身之作,它让一位出身寒微的武人家族的皇族转变为充满文华与睿智的人物,受人景仰。在文学盛行的宋代,这样的成就是很耀眼的。

但是,仅仅为了实现转身,得到文化达人的头衔么?我又继续挖下去,发现没有这么简单却偏又很简单。显示文化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避祸。刘备当年在曹操手下,整日种菜,也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要避祸?他可是王爷啊。对不起,杀的就是王爷。谁杀呢?自然是好兄弟刘义隆。这位仁兄是怎么上台的?前面说了,是徐羡之、谢晦、傅亮三位杀了刘裕指定的少帝刘义符和另一个皇子刘义真扶上位的。但是刘义隆并没有因为他们辅佐而重用,仅仅过了三年就向这三位开刀了。他想,既然你们能把我扶上位,自然也能把其他人扶上位。因此,在处理了三位大臣后,刘义隆就对自己的宗室下手了。刘义康仅仅因为在宗室里比较出众,就犯了刘义隆的忌,从元嘉十七年至元嘉二十八年,刘义康一直被贬最后被杀,这期间一直活在死亡的阴影里。宋文帝实在是开了滥杀的先例,后世的皇帝也是爱杀。据后人统计,刘宋60年里,158位皇族中,子杀父1个,臣杀君4个,骨肉相残103个,被他杀6个。怪不得萧道成说宋亡于骨肉相残。

在这样的环境下,搞文学是最安全的障眼法。为了求得安全,刘义庆也是颇费了一些心思,比如永嘉八年,他借着星象说事,求外放,离开朝廷中枢。即使到了荆州也不安宁,不好好工作,生怕显示出政治才能来。原来爱好骑马的,现在也不骑了。

不要以为骑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在南朝,骑马也是有着很深的政治寓意的。南朝齐的时候,竟陵八友想趁皇帝病重时拥戴萧子良上位,其中一位王融就骑马以宣示野心。大梁时期,萧衍问大连与大临兄弟:你们骑马不?两兄弟赶紧回答:未奉诏,不敢骑。

尽管如此,刘义庆还是担心。元嘉十七年,刘义康被贬到豫章,刘义庆去看他,两个人见面大哭。这件事被宋文帝知道了,就让他回京来。刘义庆以为大祸临头了,他的妾告诉他晚上听到了乌啼,明天就没事了。果然被派到了南兖州任职,算是躲过一劫。

就是这样的大力提倡与华丽转身,宋以及后世的齐、梁、陈都转身了,留下了《世说新语》、“齐梁体”、乐府诗、《后庭花》等历史闻名的作品,丢失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