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背一首古诗词,坚持第410天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是一个代词,相当于“它”,“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艨艟”也写作“蒙冲”。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 上一篇:石崇令美人行酒_
- 下一篇:传统土养蜂怎样取蜜_蜂蜜是蜜蜂采集什么酿造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_
视频加载中... 每天背一首古诗词,坚持第410天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
-
自在飞花,轻似梦,下一句_自在飞花轻似梦全诗
七月的日子,心事如莲,梦也接连不断,梦里我捡拾着遗失的碎片,拼凑着曾经的过往,踏着时间的河流,一路逆流而上,百转千回中,一次次演绎着曾经的故事。 清淡的日子,一阕词,一支
-
天光与影共徘徊_淡去了天光云影,告别了梦里缠绵
写给兮若予 无意打开邮箱,看到若予来稿,最近几篇,似乎都在描摹爱情模样,曾经憧憬、懵懂、迷失、遗忘,然后恋恋不忘 曾经你说江山如画,四海为家。 后来你金戈铁马,芳草化作蒹葭
-
漫步在江南烟雨中_江南烟雨朦胧
天光云影共徘徊。 欣赏清华大学美院教授陈辉先生笔下的这些作品,我们读到了另外一种江南的烟雨。 村落、小桥、流水、云雾、烟霞、冰雪、窗外的天光......,仿佛带我们进入一个光影斑驳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全诗意思_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俯视中庭大道,气势恢宏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校园绿化景观提升项目位于合肥市长丰县双凤开发区,施工总面积约8万㎡。项目营造内容包含道路、广场铺装、喷泉水景、防腐木桥、园林绿化
-
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思_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上一句诗是什么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
-
天光云影共徘徊是哪首诗_湖光秋色的诗
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以来,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的博斯腾湖周边秋雨不断,雨过天晴,云海频现,亭台楼阁、芦苇荡、湖水、湖心山等景物在云海的笼罩下,构成了一幅幅变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相近的论语_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乐说古诗 最近一段时间,朱熹读了几本好书,收获很大,有些困扰许久的难题迎刃而解,这实在是种妙不可言的感受。 朱熹只觉眼界开阔,思路流畅,不但积累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他打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着怎样的道理_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悟出了什么道理
今天由我——可爱智慧的孙愈老师来给大家上课! 今天我们的诗词课要讲的是:《观书有感》 快快搬来小板凳!我们上课啦!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下面孙愈老师来给大家解释解释: 这首诗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来比喻_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作者的感情
【老师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89年,高达300米的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建成,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等300多位文化名流联名抵制,他们还组织了一
-
问渠哪得清如水位有活水来_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上一句是什么
本文作者黄强 智慧的中国人,不仅修筑了地上雄伟工程万里长城,也建设了水里的伟大工程都江堰。读小学时,在课本中就知道了四川都江堰,一个造福千秋,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