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由唐之大一统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争乱世,发生了一件令中原汉民伤害颇深的事件。此事由后唐大将石敬瑭主导,他以燕云十六州为报酬赢得契丹援助,成功建立后晋政权,却也因此造成中原华夏长达400余年的侵扰之灾,辽、金、蒙的铁骑从此南下无阻,影响了宋至明的历史地域格局。石敬瑭认贼作父的行为也使其遗臭万年,从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五代序幕
公元907年,朱温代唐自立,建立大梁,史称后梁,拉开五代乱世之序幕。五代之乱源于各地方势力的拥兵自重,朱温所面临的最大隐患则是西北沙陀领袖李克用。沙陀人也成为五代时期较为活跃的少数民族,他们本是生活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一带的西突厥分支,至唐中期内附关陇,并成为唐朝中后期较为倚重的军事力量。其代表人物便是助唐镇压黄巢叛乱的李克用,也正因为此次镇压,李克用得以河东节度使的提拔;后又于乾宁二年(895年)勤王,力克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位逼宫统帅,救出唐昭宗,因此获封晋王,得以立足太原,成就一方割据。
李克用与朱温的矛盾始于黄巢之乱,当李克用以沙陀兵将黄巢赶往山东之后,追兵行至汴州(开封)遇到黄巢的大将朱温,朱温曾受李克用解围之恩,故未动兵戈,设宴于上源驿饮酒叙旧。此宴虽无鸿门宴之初衷,却因李克用酒后失态引起了朱温的杀心,朱温令人趁李克用酣睡之际纵火灭口,然天降暴雨使其躲过一劫。二人从此结下梁子,形成朱李对峙攻伐之局面,待朱温代唐立梁之后,李克用以唐李宗室自居,誓言兴复大唐,剿灭朱温。怎奈壮志未酬身先死,只得将此壮志作为临终遗愿交代给儿子李存勖。
李存勖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奇葩,身为沙陀人,却深受汉文化影响,史载他自幼“手读《春秋》”,又与父亲一样,弓马娴熟,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音律大师,至今尚被后世戏曲班子奉为“戏曲之祖”。李克用临终遗愿有三,其一灭朱温;其二伐契丹;其三夺幽州。李存勖以他的军事天赋完成三项父命,并于公元923年建立后唐。而后却未能从一位军事家转换成一位政治家,并效仿唐太宗,开启晚年养老模式,沉迷声色、重用伶官,导致国政废弛,民怨四起。也正因此,伶官出身的亲军统领郭从谦于926年发动兵变,此时的李存勖早已众叛亲离,叛军进至宫城时,文武皆弃君而逃,只剩李存勖一人带着十数伶官抵抗,最终被流失射中身亡。
与伶官之乱同时期发生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李嗣源与地方叛军“合流”,李嗣源乃李克用养子,算是李存勖的兄长,他在926年的邺都平叛时,部下发生哗变,被挟持入了叛城,而传至京师的消息则是李嗣源与叛军合谋叛乱。待李嗣源逃离叛都之后,手下分为两派,一派建议回京解释叛乱之事,另一派则认为解释过于苍白无力,不如外立以求自保,提出外立自保的就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李嗣源最终按照石敬瑭的建议,夺下汴州重镇,李存勖亲征无果便回往京师,恰恰遇到伶官之乱,身首异处。李嗣源看准时机急速进京,平定郭从谦的乱军,并以监国为托词登上帝位,是为后唐明宗。
功业初成
石敬瑭因拥立之功被封“开国公”,这是李嗣源的政治回馈,当然也成为石敬瑭前半生的一个总结。早在景福元年(892年),石敬瑭就因勇猛善战被李嗣源看中,不仅将女儿许之,且将其收为自己的亲信将领,时任代州刺史的李嗣源拥有一支“左射军”的亲军,石敬瑭就是在这支亲军中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在唐梁交战之际,石敬瑭屡救李存勖、李嗣源于危难之中,并在征梁战争中屡立战功,与李从珂构成李嗣源建功立业的左膀右臂。
时至天成三年(928年),石敬瑭受封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后又加封检校太尉;长兴元年(930年)四月,兼任六军诸卫副使,即京师禁军副统帅;六月,任河阳节度使,兼握兵权;是为后唐将相第一人。由于李嗣源长子李从璟死于伶官之乱前,故次子李从荣受到李嗣源大力培养,欲做储君。与石敬瑭同期提拔为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天雄军节度使、同章平事;长兴元年授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长兴三年任中书令,与宰相分班而居右,由此对比可见,李嗣源一方面依仗石敬瑭,一方面也有所节制,而节制的关键就是自己的亲儿子。
但到长兴四年(933年), 已经是尚书令的秦王李从荣迎来了即位的时机,此时李嗣源病重不起,虽久病不愈,却又久病不死,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东西最容易让人发狂,急坏了的李从荣有了密谋篡位的计划。他的第一步便是支开重兵在握的石敬瑭,谎奏北方契丹犯边,非石敬瑭不能抵挡。石敬瑭亦看透李家父子的双簧戏,早已有外出之心的他主动请缨北上。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从荣并未得逞,本可以顺利继承大统的他兵变失败,帝位转手于三弟李从厚之手。李从厚继承帝位之后开始对节度使进行换防调动,其中同时针对了石敬瑭与李从珂。石敬瑭经营河东多年,李从珂则经营陕西数载,李从厚令李从珂做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则调往河北镇州(正定),这一调动无疑是对先皇功臣的排挤,并带有挑拨离间的意图。李从珂不从调动,随即发动岐阳兵变,石敬瑭亦与李从厚反目,截获洛阳出逃的李从厚,送往李从珂处邀功劝进,至此,后唐皇位再次易手于李从珂。
石敬瑭再次因拥立之功被加封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另兼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地军队蕃汉马步军总管,这也彻底奠定了石敬瑭河东自立的根基。但李从珂对这位开国功臣心存芥蒂,这在五代史上似乎如惯例一般,每逢新君上任,必将打击先皇旧臣,不过也有一例外,就是侍奉过十位君主的冯道,此处不做赘述。石敬瑭对于李从珂的芥蒂心知肚明,毕竟李从珂也是节度使出身,深知地方军长的威胁,因此石敬瑭长留京师,不敢提起回河东之事,如笼中鸟一般,忧郁至骨瘦嶙峋。此时,石敬瑭的妻子李氏发挥了重要作用,她通过曹太后向李从珂告知丈夫重病缠身,已瘦成皮包骨头,欲回河东修养,李从珂认为重病的石敬瑭已是将死之人,故而放虎归山,这一放就成了后唐的祸患。
不得不反
石敬瑭回河东之后虽夹着尾巴做人,但他一日不死,就难以解除李从珂心中的忌惮,有一日李氏参加完李从珂的宴请欲早点归家,李从珂则借着酒劲问她是否要回去与石敬瑭谋划造反。这件事使石敬瑭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深知低调做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自身强大才能自保,如当年的李嗣源之于李存勖。于是他以契丹犯境为名,从李从珂处索要大批军粮,以作不时之需;并主动向李从珂提出调离河东,从而试探李从珂之心意。此时的李从珂受近臣薛文通蛊惑,认定石敬瑭必反,便接受了石敬瑭的“调离之请”,且催之甚急。石敬瑭因此翻脸,称李从珂帝位不合法,并要求李从珂让位给李嗣源的亲儿子李从益,这便引来了李从珂的征剿大军。
李从珂以名将张敬达为帅进军太原,围困太原城数月至石敬瑭粮草殆尽,石敬瑭无路可走只得求救于北边的契丹,作为求援的回馈,石敬瑭许诺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割让燕云十六州,并每年进贡财物,以儿皇帝自称。当时的契丹寻求南下的机会,常受制于燕云地势及长城阻碍,得此良机便欣然答应。耶律德光亲帅契丹军从雁门关南下解围,击败后唐大军,并于936年册立石敬瑭为帝,国号为晋,即五代时的第三代后晋。石敬瑭登基后履行诺言,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尊称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
“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刘知远;《新五代史》
石敬瑭认贼作父尚且属于自救行为,丢的是武将的气节,而其割让燕云十六州则为中原带来了400余年的被动局面。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只能死守,不能丢弃的,有“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的说法。契丹得到燕云十六州以后,开始南下与汉人杂居,这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一次融合,在军事方面,契丹从长城北面迁至长城以南,中原腹地完全失去了抵挡游牧铁骑的天然屏障,为游牧民族南下掠夺财富提供了便利,也至使契丹实力壮大,发展成为辽国。其实关于燕云十六州的割让,石敬瑭的亲信大将刘知远早有劝阻,称契丹重利,只要施以金银即可引为援军,不易割让燕云以致中土为患,可石敬瑭抱定了契丹这颗大树,以致郁郁而死,祸及儿孙。
割地之患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尝试收复燕云,在夺取三州三关后遗憾的病逝于开封;北宋开国之后,忌惮于契丹铁骑,又无险可守,只得于首都汴京城外广植树木,宋太祖赵匡胤于内府库置“封桩库”,欲用金钱赎回燕云,可辽国不会放弃这个一本万利的战略区域;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可在高粱河(北京西直门外)大败而归,宋太宗本人亦中箭受伤;北宋与辽在此争夺数年之久,却一直未能收复失地,至宋真宗时,澶渊之盟的签订算是拿钱买了和平,这种外交选择无非就是收复不了又买不来,那就每年交够保护费,暂时降低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属性。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宋金联合的基础便是伐辽之后的燕云十六州的归属权,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辽天祚帝赶到燕山以西之后,金将太行山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但阿骨打死后,金转而伐宋,于宣和七年(1125年)又将燕京地区占领,次年便有了靖康之耻,宋室至此南迁偏安一隅。可以看出的是宋朝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燕云要地的影响,同时又说明了在军事上很大程度的受制于该地区的门户大开。后来金蒙在此争夺亦显激烈,燕云十六州被非汉族统治者占领了455年,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由徐达、常遇春攻克元大都,燕云十六州才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
“惟石敬瑭乞怜外族,恬不知羞,同一称臣,何如不反,既已为帝,奈何受封,虽为唐廷所迫,不能不倒行逆施,然名节攸关,岂宜轻隳”——蔡东藩
石敬瑭的割地选择是给中原汉族带来了400余年的侵扰,因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儿皇帝"与"卖国贼"成了后世对其的评价。但话说回来,五代乱世之中,权利或者政权更迭频繁,弑父弑兄的事情常有发生,石敬瑭本为沙陀人,行伍出身的他也没有华夏情怀,又缝危在旦夕之困,病急乱投医的他选择向契丹臣服属于客观趋使,汉唐尚有对外族称臣、纳贡之先河,作为穷途末路的他只是少了些气节,甘做“儿皇帝”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事迹属实成为遗臭万年的有力证据,如行刘知远所谏,也许宋辽夏金元的历史格局还会有所不同,中原农耕文明的发展也许会更加繁荣。
参考资料:
- 《宋史.地理志》
- 《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 《新五代史.晋本纪》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
- 《“儿皇帝”石敬瑭》;纵横山西网;2014-12-24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石敬瑭为什么叫儿皇帝_
摘要: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由唐之大一统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争乱世,发生了一件令中原汉民伤害颇深的事件。此事由后唐大将石敬瑭主导,他以燕云十六州为报酬赢得契丹援
-
石敬瑭后面的皇帝是谁_
石敬瑭(892年——942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年轻时 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 , 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 ,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
-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影响_
文/洞玄子 后唐末帝李从珂对契丹的强硬外交可以说是历史上极其愚蠢的外交政策之一,许多人认为儿皇帝石敬瑭是卖国贼,认为割让燕云十六州是个愚蠢的外交政策。可如果石敬瑭开价再低一
-
石敬瑭是靠契丹资助提了天下_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地区
随着契丹逐渐强大起来之后,开始走向了统一的道路,契丹将后唐灭掉,建立起来了后晋,并且将原本后唐起兵造反的石敬瑭任命为了后晋的皇帝,石敬瑭由此成为了契丹的“儿皇帝”。表面
-
后晋高祖石敬瑭_后晋石敬瑭称帝时间
石敬瑭简介是这样的。石敬瑭我国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年少的时候沉稳大方,喜欢研究兵法,跟随先皇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到了晚年之时,则性格怪异多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石
-
宋真宗是赵匡胤的什么人_宋朝赵祯皇帝的一生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第一个皇帝,他在许多人的眼中评价不高,特别是他重用秦桧,杀岳飞,对金朝采取绥靖政策,一味逃跑,对父兄不闻不问,任由他们在异国他乡受苦。人们对他的第一印
-
唐肃宗时期_唐宪宗时期
904年,甲子唐哀帝李柷天祐元年。正月,在朱全忠的授意下,崔胤被处死。朱全忠强迫唐昭宗迁都洛二月,唐昭宗到达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闰四月,至洛八月,朱全忠指使左右龙武统军朱友恭、枢
-
宋朝时曾有以八千兵力围困10万金兵的名将是_宋朝冗兵原因
后唐皇帝李存勖在早年的府上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小军师,他一直跟随李存勖出入各种场合,而这个小军师就是后唐武将之后王全斌。王全斌被李存勖招募到军中效力的时候年仅十二岁,可是这
-
王彦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_
都说时势造英雄,自打唐朝灭亡之后,天下动荡,群雄并起,期间涌现出了不少的英雄豪杰,就有这么一个人,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后为李
-
五代十国末期_五代十国之前
文 | 江隐龙 为什么说李存勖“中兴唐祚”的策略是最五代时期最为精彩的政治大戏呢?因为后唐籍此从天命理论的层次上成为了唐朝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理论还得到了后继王朝的
-
后唐庄宗李存勖_李存勖是唐朝宗室吗
上篇说到李存勖奔袭大梁,以朱友贞自杀宣告后梁灭亡而终,咱们这篇接着说。 李存勖终于亲手将刀插进了后梁的心脏,他方才擦掉身上猩红的血,这会儿抬头便看到了大梁金碧辉煌的皇宫。
-
五代十国的形成_五代十国统治多少年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三大分裂时期,其中唐宋之间70多年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分裂时期,这三个大分裂时期的,起因丶结束和维持的时间各不相同, 上期讲过宋朝的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