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到了,你和你的朋友们,都在朋友圈里晒荷花。粉的、白的,金黄的蕊,碧绿的莲蓬。真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是李白做的。人们都说,李白的诗歌就像他描写的莲花一样,清新脱俗,妙不可言。
1
关于莲的一切
我们这么喜欢莲花,而我们对于莲花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你知道它是植物中哪个科的吗?你知道藕是莲花的根还是茎吗?你知道莲子的生命力有多强吗?
莲花,又叫荷花、芙蓉、菡萏、芙蕖。《辞海》上面说:荷,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茎最初细瘦如指,称为“蔤”(莲鞭)。蔤上有节,节再生蔤。节向下生须根,向上抽叶和花梗。夏秋生长末期,莲鞭先端数节入土后膨大成藕,翌年春天萌生新株。夏天开花,淡红或白色,单瓣或复瓣。花谢后形成莲蓬,内生多数坚果,俗称莲子。性喜温暖湿润。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浅水塘泊栽种较多。藕供食用或制藕粉,莲子为滋补品。藕节、莲子、荷叶均可入药。花叶供观赏。
又涨知识了。现在,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第一,荷,属于睡莲科。哦,我原来还以为是荷花科。
第二,藕,是荷的地下茎,因为形状奇特,而且是横着生长,所以叫做“变态茎”——哦呦,好变态,不过我喜欢……而生长莲叶和莲花的梗,也是茎。你看,它们的外在形态差别挺大。这两种茎的共同之处在于,“中通外直”,内部有很多孔道。
藕:变态茎
第三,莲子是莲花的果实,它看似柔弱,其实是“莲坚强”,曾经有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在墓葬遗址中发现千年以上的莲子,居然还能发芽、开花、结果。
2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人类很早就赋予了莲花生物学之外的人文内涵。
比如,莲花其实是印度的国花。公元前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其象征性植物就是莲花。传说佛祖释迦摩尼出生的时候,就是一步一莲花,真是神奇。各位佛祖、菩萨的宝座,也正是莲花宝座。事实上,宗教乃至文化并非凭空而生,无不蕴含着地理、生态方面的背景。想想也是,在炎热的印度次大陆,能够给人清凉感受的,恐怕也只有莲花。
莲花座
佛教在古印度兴起的同时,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释迦摩尼同处一个大时代的中国人,是老子、孔子他们。那时候,莲花并没有进入中国人主流的审美视线。至少,在《诗经》《论语》这样的典籍里,几乎看不到莲花的影子。你也许要问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中国的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而莲花主要生长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更南方的地区,那一带是楚国和吴越。他们也许对莲花司空见惯,但是文化软实力不行呀,话语权不够大呀。
到了汉朝,特别是东汉时期,中国人的足迹已经广泛拓展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佛教也开始传入中国。莲花开始在中国文化中出现。我们看下面这首:
涉江采芙蓉
东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大诗兄对于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喜欢得不要不要的。按照孔夫子对于诗歌品质评价的标准,这样的诗就是“思无邪”。
事实上,《古诗十九首》还是中国五言诗的起源。在此之前,《诗经》一般都是四个字、四个字往外蹦;而《楚辞》,语气词“兮”是必须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为什么是“涉江”,而不是“涉河”?因为在中国古代,“江”最早就是专指长江,后来泛指南方的河流;“河”本来专指黄河,后来泛指北方一带的河流。
我在江边跋涉,也许是赤足,也许是驾着小船,去采摘江边湿地生长的芙蓉花。记住,芙蓉是生长在浅水水域的,因为根茎需要紧紧地扎入淤泥。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没的说,除了芙蓉,还有各种散发着芳香的兰草。
采了芙蓉干嘛呢?后面就进入中国传统诗歌的“套路”——赋比兴,有所思。这是从《诗经》承接下来的传统。“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了芙蓉送给谁?想要送给远方的良人。良人在哪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良人在远方的故乡,长路漫漫;我们的心在一起,我们的身远隔千里;忧伤无以排解,伴随我终老一生。
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同样是汉乐府,《涉江采芙蓉》是不绝如缕的忧伤,《江南》却是明快的欢乐。
江南
汉 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东南西北,这也叫诗?!但是,如此简单重复的韵律,却不知不觉征服了人们。“田田”,什么意思?繁盛、广阔,读起来从容舒畅,听上去也悦耳动听。
如果让大诗兄判断,我认为:《涉江采芙蓉》是文人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润色的,是酒吧里蓝调BLUES;而《江南》基本是原生态的,是一支广场舞曲——千万不要轻视广场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上反复播放过一段舞蹈——《担鲜藕》。如果你看过那种欢乐的舞步、听过那种魔性的音乐,你可能对《江南》有更感性的认识。
鱼戏莲叶间
到了唐朝,那时候的诗人,特别是初唐的诗人,受汉魏六朝影响很深。很多唐诗,都借用了前朝的题目和题材。例如: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与《江南可采莲》是互补的:乐府诗的视角应该是采莲人,她看到的是田田莲叶、鱼儿嬉戏;王诗的视角,可以是岸上人,但大诗兄以为,是鱼儿也未必不可!船女们穿着跟荷叶一个颜色的裙子划入荷池,脸蛋儿跟荷花一样。 “乱入池中看不见”,傻傻分不清楚啊!听到船女们的歌声,鱼儿们这才发现——有人来了!于是东南西北乱窜。
4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采莲女是清新可人的,是轻手轻脚的,是赏心悦目的。而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一波人,是简单粗暴的,是战斗民族的,是横扫一切的。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夏日里的野孩子们,“蓄谋已久”要划着小艇去采莲花;他们简单的小脑袋里,不晓得这样“超级机密”的举动,根本骗不过大人的眼睛。
天热,还可以摘一片荷叶顶在头上。最恼人的还是莲花、莲叶的梗,表面布满小刺。这是植物千百年来进化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就像枣树的荆棘、榴莲的气味。不过,这些招数在“小儿”面前,还真的只是“小儿科”,统统无效。乡下的孩子,夏天经常呼朋引伴去荷塘玩耍,身上总会留下一缕缕平行的、细密的划痕。果然是皮粗肉糙、顽劣不堪!
莲花谢了,一瓣瓣地飘在水面上,就像一叶扁舟,就像小娃划过的小艇。莲蓬一点点地膨大,从鹅黄色变成深绿色。莲子日渐饱满,看得人眼馋。也曾经试探性地折下一两个莲蓬来,莲子一捏却还是瘪瘪的,那么一丁点儿的莲肉还是苦苦的。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卧剥莲蓬,这姿态太销魂。很好,这很“无赖”;熊孩子出没,请注意。
“无赖”,在古语中的本意,是天真可爱的意思。但是,在这里,我怎么读出了一点点死皮赖脸、不管不顾、馋嘴祖宗的味道呢?
莲蓬(你密恐了没~)
5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人擅长写夏天,因为他们“小清新”。不像采莲女,不像采莲娃,这些文人雅士都是静静欣赏、袖手旁观,不曾伸手动一根指头。
杨万里的这两首诗,时令上还是有先后差异的。《小池》是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乘着天气还不算太热,我们可以去看看卷卷的小荷叶,尖尖的莲花苞,还有飞舞的红蜻蜓。你听说过“竖蜻蜓”吗?小猴子和小孩子都会做这种动作,就是蜻蜓停留在小荷尖尖角上的这种姿态。
到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一副六月西湖的盛夏景象。“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么多莲叶,能包裹多少只“叫花鸡”啊!因为特殊的分子结构,莲叶沾水不湿,莲叶滚珠的画面很美,不透水的特征又让它成了前工业社会的包裹神器。
“映日荷花别样红”,日光穿透荷叶,别样的光与影,这分明是摄影技术出现后的语言啊。
今天的杭州西湖边,有一处风景名胜叫做“曲院风荷”。据说,南宋的时候,这一带就已经种植荷花了。我们都知道,莲子保存上千年还能发芽生长。说不定,我们今天在“曲院风荷”看到的荷花,跟杨万里看到的,是同一个植株绵绵不绝的生命延续。
曲院风荷
(来源:大诗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