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分析伤逝中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_涓生和子君悲剧的原因

分析伤逝中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_涓生和子君悲剧的原因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7-18 18:05:10
阅读:

鲁迅笔下诞生了很多文学史上不朽的形象,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里的闰土,还有阿Q、孔乙己等等,但其实这些角色大部分都是“假人”。这种“假”并不是说这些形象没有现实原型,而是因为它们多为各种劣根性的集合体,即将很多国人共有的弊病集中在某一个角色上,所以甫一问世,不同层面的读者都在怀疑鲁迅是不是在写他们。但是,《伤逝》这本小说中的涓生和子君形象,让人看到了鲁迅塑造“真人”的功力同样深厚。

在鲁迅塑造的这些角色当中,“涓生”与“子君”并不是很让人熟知的人物,《伤逝》的名气也不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小说。但是,与其他名作对比,这部作品反映现实社会的功用和小说形式的意义都不逊色丝毫,同样蕴含着鲁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冷静反思,从中也可以探寻到为什么鲁迅的文字会如此犀利。

《伤逝》下涓生与子君的悲剧,以至痛的结局来见证鲁迅的远虑

涓生与子君: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新女性的进化歧途

鲁迅在《伤逝》中没有一如既往地塑造“农民”的乡土形象,而是将焦点对准了知识分子,探求在动荡时代下这些有着高等文化储备的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郁,深刻剖析其悲剧命运的症结。

受到时代的影响,知识分子是一群比懵懂无知的人更为苦郁的存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处于何种境地,但看不到希望的现实却时刻折磨着他们。这就像鲁迅曾经和钱玄同在著名的“铁屋”对话中所说的: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呐喊·序》)

涓生的经历就是当时知识分子们大多品尝过的苦楚,而在这种痛苦的境况里,这些立志救国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提笔,以反封建为己任,开始尝试用各种办法来唤起国民的反抗意识。于是,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就成为了突破口,绝大部分作品都开始倡导自由恋爱的风气,以此来打破封建包办婚姻的陋习。

《伤逝》下涓生与子君的悲剧,以至痛的结局来见证鲁迅的远虑

然而,鲁迅却更进一步,他虽然也是自由恋爱观念的忠实拥护者,但同时也看到了这种社会“狂躁”状态下的隐忧。所以就有了《伤逝》中“涓生”等形象的出现。

男主人公涓生和女主人公子君的结合就是自由恋爱的产物。但不同于其他作者的歌颂,鲁迅的《伤逝》以“涓生伤”和“子君逝”为结局,表现了恋爱中盲目的自由只是一种失去理智的冲动,并不是真正能用来反对封建社会的利刃。

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结局,就在于“子君”这类为了追求自由、平等的新女性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感,暴露出其并未根除的劣根性。这也是导致了涓生这种知识分子对她们从欣赏、爱慕变为了失望与厌恶的直接原因。

“子君”这种新女性,往往都是在“涓生”这一类知识分子的引导下出现的,通过双方的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但是,自由婚姻之下,新女性的进步就停滞了。她们重新回到“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态模式,满足于阶段性的胜利,开始不再接受新思想,自发地将自己放置于男人附属品的地位。也就是说,她们从一个牢笼之中迈入了另一个牢笼。

而“涓生”这类知识分子在自由婚姻之后,没有进一步为新女性打开新思想大门,而是处于灯下黑的状态里,嘴上和笔下都是呼吁着解放人性,追求婚姻自由,但面对自己的挚爱逐渐沉沦,他们却只是抱怨与逃避。这种描写无疑对当时知识分子的空想风气和不切实际的做法有着深刻反映。

《伤逝》下涓生与子君的悲剧,以至痛的结局来见证鲁迅的远虑

鲁迅写这一题材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与自己实际上的妻子许广平就是通过自由恋爱的方式走到了一起。与涓生和子君类似,鲁迅曾经是许广平的老师,也是新女性的引导者。而更为巧合的是,鲁迅有过封建时代包办婚姻的经历。朱安是鲁迅的母亲为其定下的妻子,鲁迅与她进行了一场名义上的婚姻,让这个女子经历了二十年独居的苦楚。鲁迅是悲剧的制造者,同样也经受着良心的谴责,这也是他写下《伤逝》的动机之一。

鲁迅的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婚姻自由

有着朱安与许广平二女的婚姻经历,鲁迅虽然坚决拥护自由恋爱,但同样也对这种关系存在着警惕。他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对于“自由恋爱”的态度是“狂热”的,也是“躁动”的。仿佛这些知识分子对于这种美好情感的提倡是出于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对,而不是真正为了婚姻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

在这种冲动下产生的“自由婚姻”,以二人结合为最终胜利,并不考虑婚姻之后二人是否幸福。《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这样,不顾一切地结合,却在之后的生活中为琐事打败。这是两个毫无生活经验的人,他们企图用最初的浪漫和新鲜感来度过彼此的余生。然而在激情消退与琐事羁绊下,婚姻的破灭就是必然的。

《伤逝》下涓生与子君的悲剧,以至痛的结局来见证鲁迅的远虑

于是鲁迅借此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社会里极有远见的观点: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他借涓生来反思这段盲目的爱,向社会上处于狂热状态下的青年男女们发出警醒:爱情必须要有生存的基础才会长久,失去了生存的保障,爱将不复存在。

未在一起时,涓生认为子君是一个有主见、渴望进步的新女性,是自己的知音;而子君认为涓生是新思想的引导者,是光辉万丈的精神领袖。然而,涓生经历了事业上的失意,终于被家庭生存的重担所压垮;子君消退了初时的憧憬,开始为鸡毛蒜皮的琐事而操劳。最终的结局就是,涓生眼中那个知己一般的女子消失了,子君眼中那个意气风发的形象倒塌了,两个人尝到了盲目爱恋的苦楚,并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没有物质基础和生活保障的爱情是不牢固的,鲁迅在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刚刚兴起的阶段就已经洞察了其背后存在的“隐忧”。在“狂热”状态下还能保持冷静思考的能力,洞察先机,见人所未见,这才是鲁迅的文字之所以犀利异常的原因所在。

《伤逝》下涓生与子君的悲剧,以至痛的结局来见证鲁迅的远虑

《伤逝》在文学思潮和文本形式上,有着更为深层的象征意义

作品的开篇就和当时绝大部分小说完全不一样,表露出了中国文坛上新思潮的气息: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作品用了回溯性的叙事手法,整个故事其实是以涓生为第一视角,进行回忆的记录,是一部日记体小说。熟悉晚晴之后中国文学发展的读者应该能感觉到,这是模仿了当时风靡中国的世界名著《茶花女》的叙述方式。不再单纯地将倒叙作为故事讲述中的技巧,而是将整部作品置于倒叙的结构之中,这是中国小说借鉴西方文学的一个明证。

《伤逝》下涓生与子君的悲剧,以至痛的结局来见证鲁迅的远虑

而更为可贵的是《伤逝》对于意识流手法的应用,象征着中国的文学思潮逐渐与世界接轨。

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是涓生对自我的剖析,叙述中夹杂着大量的主体意识。与其说是在讲述涓生与子君的故事,莫不如说真正体现的是涓生在回忆中的意识流动,这是典型的意识流手法。

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产生从《狂人日记》开始,距今也不过一百余年的历史,并没有如西方文学一样,经历过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交替继起的过程,而是出现了多种流派同时争鸣的局面。这也就导致了现代白话文小说基础薄弱,并没有太多的底蕴积累,发展的前景是比较堪忧的。

但神奇的是,包含了意识流等写作手法的现代主义思潮在十九世纪末刚刚出现,二十世纪初鲁迅就开始了这一流派的创作。这也象征着中国现代小说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西方作品,而是开始主动接入世界文学的新思潮。

《伤逝》下涓生与子君的悲剧,以至痛的结局来见证鲁迅的远虑

无怪乎当今很多学者都赞同,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在鲁迅手中产生,并在鲁迅手中成熟。

鲁迅之所以能在名人辈出的年代里享有盛名,正是因为他对社会拥有着冷静的洞察力。故其作品不仅仅有着深刻的哲思,同样还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文学大师与著名作家的区别就在于此。文学大师的作品不仅能表露自身思想的深刻性,更能让读者从中获得生活的启迪,这才是文学最根本的现实意义。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