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理有两处建于唐代南诏时期的著名建筑毁于火灾,一为大理五华楼,一为鹤庆玄化寺。关于这两起火灾的起因、时间、过程等,论者各持己见,甚或语焉不详。笔者认为,围绕这两起火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助于研究明代大理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建筑艺术、政治宗教、经济状况等课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五华楼焚毁原因
始建于唐代大中十年(856年)的五华楼,有“南中第一楼”之美誉。据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五华楼,在(大理)府治西。唐大中十年,南诏晟丰祐所建,以会西南夷十六国君长。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当年的五华楼,有着“国宾馆”的作用,因遭兵燹而毁废。明代史料《三迤随笔》如此描述五华楼:“取点苍巨柏为梁柱,柱粗五围,雕龙画栋。”可看出南诏时修建五华楼,用材之良、工艺之精、建筑之美,真是美轮美奂。明代筑大理府城时,于城中建“襟山带海”楼,旧时亦称钟鼓楼,后名五华楼。现在看到的五华楼,系1999年在钟鼓楼原址重建的仿明清阁楼,并于楼下新添重檐方亭四个,供行人小憩。
提到唐代五华楼如何被火灾焚毁,许多文章皆语焉不详,常常以“为兵燹所毁”一笔带过,毁于何时,因何所毁却不得而知。一次,笔者偶然得读关于火焚五华楼的文章,其标题为:“修筑五华楼奴隶们的怒火”(载于《云南消防》2004年第6期“云南古代火事史话”一文)。文中写道:公元856年,南诏王晟丰祐命官员到处强征民工匠人,在王都羊苴咩城修筑了一座称为五华楼的宏伟建筑。南诏王昏庸腐败,大兴土木,激起了“修筑五华楼奴隶们的怒火”,五华楼毁于这次奴隶起义的战火之中。该作者所本的史料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蒋旭修、陈金珏纂的康熙《蒙化府志》。为便于说明,不妨将《蒙化府志》中的有关文字引出:“宣宗大中十年,晟丰祐建五华楼于国中,以会西南十六国蛮夷之长。时有五百土工在国为祟,赞陀崛多尊者收入皮囊中,埋于蒙舍之甸尾。”然而,在这段文字中没有与火事相关联的记载。关于赞陀崛多(南诏国大国师)收土工之事,同书“古迹·甸尾石人”中还有一段文字,也与火事无关,且更显离奇荒诞。依笔者看来,该文绝非“云南古代火事史话”,姑且算作“故事新编”罢。
那么,“火焚五华楼”的过程究竟如何呢?据明代张继白《叶榆稗史·五华楼》载:“南诏王晟丰祐,夜梦五凤来仪,伫于华表。次年立为诏王,建五华楼于新都大理。……五华楼历三次大地震而瓦落未毁,历数百载坚固如初。明初,太祖平滇,蓝玉无知而焚之,火发三日楼毁。”文中蓝玉无知而焚楼之事,在明代李浩所著《三迤随笔》中亦有所载:“火焚五华楼之过,为蓝玉治军不严,傲慢粗野,恶性虐暴,累与部将争功。恶杀成性,其部亦效之。……据战士言,当玉兵入城而段氏抵战皆败。有段氏兵二百余抵战于五华楼,以箭射玉军。玉军攻入楼,段兵闭门不出,而有战士喊放火烧楼,不知楼之珍贵。六百余年南中第一楼,就此烬于一旦,惜哉!”
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五华楼是因为明初战事,被无知士兵火焚。五华楼“为兵燹所毁”终于有了较为可信的说法。这一战事,就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为征南将军,以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统兵三十五万征云南。如若按“修筑五华楼奴隶们的怒火”一文所说,五华楼在南诏王晟丰祐时始建即毁,何来“元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元史》)。五华楼毁于战火之事,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大理白族文人李元阳所纂《大理府志·古迹》中亦有所载:“元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至元三年尝赐金重修。国初兵燹始废。”
关于五华楼之毁,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云南古代火事史话》的作者所依据的史料为清代史料,而《三迤随笔》《叶榆稗史》和嘉靖《大理府志》均为明代史料,当更为可信;二是康熙《蒙化府志》一书所述之“时有五百土工在国为祟,赞陀崛多尊者收入皮囊中,埋于蒙舍之甸尾”一事,内中非但找不到“火事”,而且被赞陀崛多尊者收入皮囊中的五百土工化为“甸尾石人”,每逢阴雨天,石人在地下隐隐行动的说法,实属荒诞不经。
现存的大理(府)城,为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理卫指挥使周能在原羊苴咩城范围内所建。明代筑大理府城时,于城中建“襟山带海”楼,即钟鼓楼,后名五华楼,“五华楼因战而被无知士兵火焚。重修无巨材,周能总兵以普通钟鼓楼建之,而名曰‘钟鼓楼’。……故不敢以五华楼名之。而民心所向五华昌盛之象,故匾以五华而自欺欺人。”从中即可看出,五华楼于明代毁而后建,明代之后的五华楼与南诏五华楼无论在规模上、气势上、作用上都远不可比,也不在同一地点,是两座不同的楼。这在明代的《南诏野史》中也说:“今城中谯楼曰五华,姑存其名。”
始建于南诏的五华楼,最终焚毁于明代大火,只在古人的记述之中留存。但今日之五华楼,作为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亦大有可观。
鹤庆玄化寺大火
玄化寺在今鹤庆县境内,即今之鹤庆一中所在地,为鹤庆境内建造时间最古老的寺庙。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又称元化寺。据《南诏野史》载:“僧赞陀建鹤庆玄化寺”。又据清代佟镇修、李倬云等纂的康熙《鹤庆府志》载:“元化寺,在府治南,昔蒙氏因梵赞陀卓锡通水,遂建此寺”,是唐代南诏王劝丰祐时期的云南三大建筑之一。据《滇云历年传》载:公元825年,劝丰祐建立鄯阐(今昆明)王宫,僧赞陀建玄化寺于鹤庆,王嵯巅建大理崇圣寺。玄化寺能与鄯阐王宫、大理崇圣寺并列,可见其规模之大,地位之高。元代,玄化寺还曾印行经书,所印刷的善本佛经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史载,玄化寺原有双塔、照壁、古钟、松林等,“玄化晓钟”为著名的鹤阳八景之一。
玄化寺是滇西北最古老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曾是滇西北至邻近藏区各族佛教信徒朝觐之地,因而也称“拜佛台山”。据《景泰云南图经志·北胜州》载:永胜“拜佛台山,在州治之西,约高百余丈。每岁二月八日,居民不分男女、少长、贵贱,俱登其山,遥望鹤庆玄化寺瞻拜,故名。”至元代后期,“鹤庆已是无山不寺,无寺不僧”(《鹤庆县志》)。明代,玄化寺作为当时鹤庆最大的寺庙,广有田产,积蓄颇丰,僧侣的势力在地方上较为强大。只可惜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玄化寺,今已无存。
明代中期发生的火烧玄化寺佛像事件,曾震惊全国,并被小说家写进了话本小说《三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二回“藏珠符可护 贪色檄能诛”:“我朝林俊,按察云南鹤庆府,见有一寺,每年要出金涂佛的脸。若不,便有风雹伤损人田地。他道妖僧惑众,竟架柴要烧佛,约有风雹就住。竟被他烧毁,那得风雹?不惟省每年糜费,还得向来金子,助国之用。这都是以正役邪,邪不能胜正,却是吾儒寻常之事。”关于这一事件,史书确有所载。在《南诏野史》中亦有记载:赞陀治水后,“水中得樟木段,刻为佛像,至成化年间,云南宪副林俊闻之,亲到火焚。”《明史·林俊传》亦有所载:“弘治元年,(林俊)荐擢云南副史,鹤庆玄化寺称有活佛,岁时集士女万人,争以金涂佛面,俊命焚之。”从多种史籍记载可知,林俊所焚者当为佛像,并非火焚玄化寺正殿。这在现存明代永昌(今保山)学者张志淳所撰《鹤庆府学庙碑记》亦载:“弘治巳酉(1489年),按察林副史焚毁佛像。”然而《鹤庆县志》大事记载,林俊焚毁的是玄华寺正殿:“正德十一年(1516年)秋,按察史林俊为镇邪恶,下令火焚玄化寺正殿。”这一记载,时间与事件当属有误。
那么,玄华寺是如何被毁的呢?据李百涵《鹤庆牟伽陀祖师掷珠记研究》:“至明正德间,元化寺遭地震火灾,至庙宇全毁”。史料记载:“正德己亥之夏,寺震圮”,明正德十一年(1515年)夏天,鹤庆一带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火灾,致使玄化寺被毁。因此可知,玄化寺并非林俊焚毁。据《鹤庆府学庙碑记》记载,地震之后三年,鹤庆知府吴堂在玄化寺地基上广建学庙。
原玄化寺从唐代至明代,在历史上约存在了700余年而毁于地震火灾。此后,明代后期又重建玄化寺,虽规模不及原寺,但使玄化寺前后存续了1100余年的历史。
明代鹤庆的玄化寺大火,曾震动当时朝野,是云南大理古代的重大火事事件,研究它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