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记得小时候学这首诗的情景,我会朗读和背诵它,在老师的解释下也知道了诗的意思和表达的主旨。这是诗人刘禹锡经典诗作,他能一反常规,不像以往大多数人那样悲秋伤感,而是赞美秋天的美好事物。小时候的我也只能理解到这个层次,随后也渐渐淡忘了这首诗。
直到今天,也是在一个秋日,静坐在北上的列车上,望着车外的秋景而再次吟诵起这首诗。的确古人都说:“悲,秋之为气也”,秋季是每年的一个转折,草木由荣到枯,似乎万物也由盛转衰。每每秋天的萧瑟之景入眼,多生凄凉意境,如果自身刚好又处于困厄,当然抵挡不住这般情景。
刘禹锡的伟大在于突破了这种思想的桎梏,引领人们重新认识了秋天,给人展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此时的刘禹锡身已中年,因为永贞革新事件被贬为朗州司马,所以他既有普遍性的中年危机,又有其独具的理想挫败感。
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人生阶段就很难真正读懂这首诗,也很难读懂刘禹锡其人。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心路,当你走得很顺利时,人会忘了停下来思考和总结它,往往只当碰壁时,那份心酸和痛苦才把人的心脑神经瞬间激活,才会让人不由自主又带些无奈地停下来思考。这时候的人是清醒的,但也多是痛苦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清醒使人痛苦。
而此时周围的一切都如同凄风苦雨,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秋之萧瑟终是一番应景。刘禹锡那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思想境界是崇高的,一般人很难达到。因为他发出这声感叹时,他已经领悟了人生,如果还在执迷,就只会继续悲鸣,屈原披发跣足而行吟于江畔,阮籍只身驱车而哭于穷途,这二者虽为千古名士,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无不失于执迷。
都说古今之人事殊异,其实关于人生的探究和思想境界的参悟等方面是相通,也许这些都基于肉身凡胎、生老病死。
秋天自有它的美,一切不外乎如是。人生悟达,便是晴天,便是美景。
- 上一篇:柳永的情诗名句_
- 下一篇:你有张良计我有什么梯_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是谁说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读完秋词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秋词其一刘禹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记得小时候学这首诗的情景,我会朗读和背诵它,在老师的解释下也知道了诗的意思和表达的主旨。这是诗人刘禹锡经
-
刘禹锡怀古诗的代表作有_刘禹锡的诗的突出特点
岁月流转,四季更替,今年复明年。春天来时,啼莺声里,春风绿了江南岸;夏季初临,莲叶接天,藕花深处惊鸥鹭;秋风乍起,老树枯藤,人在天涯悲斜阳;寒冬又至,苍山日暮,柴门风雪
-
竹枝词刘禹锡二首其一_竹枝词刘禹锡原文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往日拾遗)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_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思是什么季节
点击上方关注桃李国学苑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① , 我言秋日胜春朝 ② 。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③ ,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 。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
-
刘禹锡最有名的诗句_刘禹锡豪迈的诗
1、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姿意看。 2、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 3、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4、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5、天与人交相胜。
-
刘禹锡豪放的诗词_刘禹锡经典诗词赏析
秋,一个万木萧瑟,落叶纷飞的季节,极目望去,满眼荒凉。不再有春日的郁郁葱葱,姹紫嫣红,于是“悲”就成了秋的一种基调,一种情绪。 在古诗词中悲秋情调更比比皆是。比如柳宗元的
-
竹枝词刘禹锡其二山桃红花_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代: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译文 春天,鲜红的野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江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去。 容易凋
-
陋室铭中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_刘禹锡被贬哪里写了陋室铭
说到《陋室铭》这篇文章,可以说上过学的朋友都知道也许大部分人都会背诵,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我们今天不说《陋室铭》,只说说刘禹锡一生倔强而又达观的人生经历。 刘禹锡(
-
作者刘禹锡的诗_刘禹锡的诗文
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秋词 刘禹锡 自
-
竹枝词 刘禹锡表达的思想感情_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译文】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译:红艳艳的山桃
-
刘禹锡的陋室铭与他的经历有什么关系?_陋室铭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
《陋室铭》是传世名篇,最早应该都在语文课本上接触过。但关于它的作者,其实一直是个谜。课本上称之为刘禹锡所做,是根据《全唐文》,然而自古以来都有很多人提出异议。 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