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古文观止》#第十三篇第一节 今天咱们这篇文章《子鱼论战》,您可以当个笑话来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宋襄公。 关于春秋五霸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这几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仟可也。” [译文] 宋襄公指挥军队跟楚军在泓水地区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却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司马子鱼向宋襄公提出建议:"对方人多势众,而咱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的时候,请您下令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宋襄公说:"不行。"待到楚军已经全部渡过泓水,可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提醒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说:"不行。"待到他们摆好了阵势以后,才发兵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给打伤了大腿,他的护卫官也阵亡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讲人道的人在战斗中不再度杀害已经负伤的敌人,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年老敌人。古时候指挥作战,是不趁人之危的
《曹刿论战》与《子鱼论战》都是《左传》中的名篇,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最著名军事理论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子鱼则是当时宋国的司马,他虽然有满脑子的军事思想,可惜君主却不听他的。 同样面对强大的敌人,曹刿和国君鲁庄公与齐国对阵时,鲁庄公说,打吧。曹刿说,不行。鲁庄公听他的,没打。等齐国三通鼓后,高涨的士气泄了,曹刿看准时机,说,可以打了。 结果,齐国没防着,一败涂地。 再来看子鱼论战,当时的情况是,郑国与楚国勾结,威胁到了宋国,宋国为了削弱楚国,出兵去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来救郑国,于是宋国与楚国在泓水边发生的战争。当时的形势对宋国十分有利,楚国士兵要渡过泓水才能攻击宋国,子鱼见了,对宋襄公说,打吧。宋襄公却说,不行,敌军还没摆好阵势,君子是不能打没摆好阵列的敌人的。结果等楚军摆好阵势后,宋军再去攻打时,自己败得一塌糊涂。 宋襄公的论调十分的可笑,“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意思就是:“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他在战场上大讲仁慈之道,居然还诤诤有词。 曹刿论战最后能战胜敌人是必然的,因为他跟对了主人,主人能够判断出他建议的对错,并加以实施。 子鱼论战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他跟错了主子,他的主
“一鼓作气”这则成语源自於春秋时期的一场齐鲁两国之间的战争,战争起因是当初鲁国以武力护送齐公子纠回国争位。结果,齐公子小白却抢先继位为君,即后世的齐桓公。齐鲁两国战於干时,鲁国大败。第二年,齐国为了惩戒一下鲁国,便发兵攻打鲁国。-一方成语
他也曾在宋、楚泓水之战中,为了所谓的仁义,坚决不攻击河中的楚军,非等楚军上河并列好阵型再行攻击,结果落得惨败受伤而死。-巴金的名言
评论交流心得如孩子遇到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基础文学常识】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叙事诗大全
古代人更爱玩地域黑,不过被黑者的反杀才妙绝无比段子精神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和特权,古来有之。典故就是一个小故事,小故事往往有特殊的含义和指向,被人浓缩成一两个字。-黑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