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把吴起的死交待的很清楚。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王国维是清末最著名的国学大师,同时也是北大四大教授之一,无论是他的学识,还是他的人品,那都是当世之楷模。作为晚清最了不起的知识分子,他更是在清朝灭亡之后,以一种悲壮的方
一个普通的日子,一个书生来到敦煌。那时,连敦煌艺术的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也已架鹤西去。三危山上的佛光再也没有向世人启示。 这个书生早已从史书上读了很多关于敦煌的故事,并接过了
小时候,学过一篇“王冕学画”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叫王冕的小孩,因为家里穷只能给人家放牛。有一天看到雨后荷花美丽无比,便决定要把它画下来。然后每天对着荷花话,后来终于成为著
知识点概要 上次推送我们针对《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神思》和风格论中的《体性》等篇章中出现的重点文论观点有选择性的进行了介绍,今天我们把目光转移,一起了解一下《通变》等章
可能因为罗隐太喜欢说实话了,所以科举之途并不顺利,史载他“十上不第”,运气比陈子昂、白居易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地奔赴长安科场,路过钟陵时认识了一做叫云英的烟花女子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居到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有“秦淮寓
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内乱,属于汉族内部纷争。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结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
明朝末年,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而明王朝则是内忧外患,军费吃紧,朝中的许多大事都被太监所左右,且当时不识字的阉党觉得当务之急是重农抑商,向工商从业者征税,而从事这些行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是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
最风流 醉唐诗 高调隐居,实为低调炒作 中国古人的生活非常有趣,不管什么事,都要有个等级,也就是所谓的规范。三纲五常,天地人伦,衣食住行,都要有秩序和等级。比如,古代墙瓦颜
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名士集团,他们代表了“正始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他们独特的言谈举止和仪态风采构成了一幅独异的历史画卷。 一 正始九年(248 年),24 岁的嵇康带着家眷从都城洛阳来到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寓居。这本是历史长河中很细微的一次人口流动,却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起到了惊天动地的杠杆作用。此举引发的历史光芒贯穿将近两千年的时空,至今让我们炫目不已。 嵇康和山阳的结合,是资源的强强联合。嵇康,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人,出身贫困家庭且早年丧父,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长大后精通文学、玄学、音乐等,成了当时文坛的领袖之一。史载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中国的政治体制喜欢将体制外的青年才俊纳入到体制中来,以免他们成为体制的敌人。曹魏朝廷就喜欢上了表里俱佳的嵇康,有意笼络,嵇康很顺利地迎娶了曹操曾孙女(一说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成了皇亲国戚,官拜中散大夫。这个官职更多是象征意义的,后人查不到嵇康去官署施政的记录,只是习惯性地尊称他为“嵇中散”。而山阳县,地形俊胜。“天下之脊”太行山的南端就始于山阳县。在这座顶着天下脊梁、矗立在中原核心的小县城里,曾经上演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山阳是春秋时期诸侯逐鹿中原的焦点地区;前朝汉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而后完成中兴大业 ;他的子孙、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禅位于曹魏后被贬至此地,封为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