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第一个统一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大约崛起于战国晚期,强盛于秦国统一天下前后。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写道,“冠带战国七,而三国(秦、赵、燕)边于匈奴。”
当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匈奴已经非常强大,以至于他不得不派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秦末天下大乱,匈奴趁机继续做大,冒顿单于在写给汉文帝的信中,曾经提及自己统一北方草原的功绩,称“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不过,强大的匈奴人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今天我们只能从《史记》、《汉书》等著作中,推测他们的来源、种族和生活习惯等。
一、匈奴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对匈奴统一草原之前的北方民族了解并不是很清楚,他称匈奴为“夏后之苗裔”,又把历史上出现的山戎、林胡、东胡、赤狄、白狄等说成是匈奴人或者匈奴祖先,这样的说法显然并不准确。
不过,由于有第一手资料,司马迁对于汉代的匈奴记载相当详细,《匈奴列传》中提到匈奴的习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攻战以侵伐。”汉文帝时候的名臣晁错也说过,匈奴经常流动到汉朝边境狩猎,一旦发现有机可趁,就立刻把狩猎变成侵略。
所以,就像后来的突厥、柔然、契丹、蒙古那样,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人,基本上也是游牧民,他们放牧牛羊马,并在寻找水源和牧场的过程中不断迁徙。他们信仰天(腾格里)和某些神山的萨满教。“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此外,在很多习俗上,匈奴都和著名的斯基泰人类似,比如都戴尖顶的萨珈帽,裹齐踝部的裤子。
在首领的葬礼上,划破脸表示悲伤,以及割开其妻子和随从的喉咙殉葬的习惯(殉葬人数往往成百上千)。对待敌人,有把头盖骨拿来加工做成酒杯的习惯(老上单于用大月氏国王的头颅做饮器)。在战术上,也有利用机动性诱敌深入拖垮敌人的传统等等。
二、匈奴的强盛:秦—西汉时期
匈奴在最强盛的时候,西破东胡、南并楼烦、西击月氏,疆域南到山西北部、陕西北部,东到大兴安岭,北到贝加尔湖,西到河西走廊,势力最远扩张西域以及中亚的咸海、黑海之地。
公元前201年,入侵的匈奴大军一度包围山西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32万大军前往作战,结果反而被四十万匈奴骑兵包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依靠陈平之计贿赂冒顿单于之妻阏氏,才得以解围。
此后,刘邦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并且每年送给匈奴大批丝绸、粮食、酒等财物。双方结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尽管匈奴一再违背和约屡次入侵,但在汉武帝继位之前,西汉王朝一直处于被动的守势。
匈奴统治的核心即王庭所在位于鄂尔浑河地区,即后来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附近。他们屡次深入汉朝统治区域,当汉武帝继位的时候,汉朝边境几乎无处不受到匈奴骑兵的威胁。
三、匈奴的由强转弱:汉武帝时期
西汉经过“文景之治”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后,具备了反击匈奴的物质基础。同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天才将帅主动发起对匈奴的进攻,前后大规模出击十四次。其中卫青七次出击匈奴斩捕五万余人,霍去病六次出击斩捕匈奴十一万余人。
此外,还发生了匈奴浑邪王率二十万部众降汉事件。
对于人口远少于汉朝的匈奴来说,这些损失都是无法弥补的。
经历这些打击后,汉朝顺利收复了焉支山祁连山一带,“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并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这就是今天的河西走廊所在。
四郡的设立,一方面夺取了匈奴“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富饶牧场,另一方面又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通道,匈奴人自己也在民歌中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此外,汉武帝还通过交通西域、征伐大宛“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在西域树立汉朝威信,从而逐步实现“断其右臂”的目的。
经过汉武帝数十年的持续打击后,尽管汉朝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但匈奴也被迫远遁“地平,少草,多沙”的漠北,此后,匈奴尽管仍然可以数次击败汉军,并迫使赵破奴、李广利、李陵等人投降,但匈奴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
四、天灾人祸打击下的匈奴:汉宣帝时期
汉武帝去世以后,汉朝和匈奴的争夺焦点主要在西域。在汉宣帝的统治下,汉朝在西域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此外,从公元前105年——公元前68年的短短二十多年中,匈奴连续多次遭遇暴雪袭击,牲畜损失极多,由此带来的饥荒又导致大量人口损失,所谓“人民死者什三、牲畜死者什五”,进一步削弱了实力。
从公元前60年-公元前56年,匈奴出现了五单于争立的大动乱,前后出了五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藉单于。
经过一系列狂暴的内战后,呼韩邪单于击败其他对手,重新都于单于庭。但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另外两个单于,分别是屠耆单于的弟弟休旬王,自立为闰振单于,以及呼韩邪单于的哥哥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
两年后,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击败,跑到大漠以南投降西汉,郅支单于尽管得到了匈奴王庭,但无法打败有汉朝支持的弟弟,只好逐渐向西迁徙最后到达西域的康居(楚河和怛罗斯河)。
十八年后,即汉元帝建昭三年,他被西汉的校尉陈汤诛杀,随他迁徙的西匈奴部众也与当地人同化,并继续迁徙,直到几百年后出了让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匈奴王阿提拉。
郅支单于西迁后,呼韩邪单于又回到漠北,为了表示忠心,他向汉宣帝提出三件事:一是愿意为汉朝守卫边塞,二是来长安朝拜天子,三是请求和亲。
第一件事被西汉拒绝,第三件事则被接纳,这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
第二件事也被采纳,不过出现了一个诡异的事情,就是从呼韩邪单于朝见汉宣帝以后,连续两位大汉天子都在接见匈奴单于后驾崩。
挺诡异,呃。
五、两汉期间的匈奴短暂复兴
投降西汉后的匈奴不用担心来自汉朝的军事打击,实力逐渐恢复。王莽篡汉以后,天下大乱,使得匈奴出现了短暂的复兴。
以至于单于自比历史上的冒顿单于,认为历史再次重演,又回到了秦末汉初时的实力对比状态。
不过,随着东汉王朝的建立,匈奴再次面对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对手。
公元46年左右,匈奴再次遭遇严重天灾,“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公元48年,匈奴八部大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匈奴分裂为两部。
南下的匈奴被安置在内蒙及河套地区,称为南匈奴,至于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这是匈奴第二次分裂,此后匈奴再也未能恢复统一。
传奇人物班超经营西域三十一年,用“以夷制夷”的办法,前后“取三十六国”,迫使匈奴远离财富丰富的西域。
此外,公元89年,即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率大军出击北匈奴,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并降服二十余万人。此后两年,又连续多次出击,最后迫使其远遁。
又过了几十年,汉朝彻底将逃往西域的北匈奴彻底击败,迫使其继续西迁。
六、东汉时期的夹着尾巴做人——五胡乱华的首恶
南匈奴被安置在并州、凉州(即甘肃、山西),逐步与当地汉人同居,并适应了定居生活。在此期间,尽管也有蠢蠢欲动的叛乱念头,但在东汉中央的强力管控下,还是比较老实。
东汉末年黄巾造反,天下大乱,南匈奴再次暴露本来面目,与白波贼等寇掠河东与河内等地,著名的才女蔡文姬就是在这期间被其掳掠走。
曹操平定北方后,将南匈奴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
西晋末年,爆发了八王之乱,中原大地杀得血流成河,匈奴人再次看到了机会。公元304年,匈奴左贤王刘渊,在山西离石称大单于,定国号为汉。
此后相继攻破洛阳长安,俘虏并杀害西晋最后两位皇帝,即晋怀帝、晋愍帝。
以公元316年,长安失守为标志,重新崛起的匈奴人踩着西晋的尸体走到了历史的巅峰:东到大海,西到凉州,北到长城,南到淮河,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
匈奴的崛起,也开启了长达100多年,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动乱的“五胡乱华”时期。
七、匈奴消失于历史长河
公元318年,匈奴的第二个皇帝刘聪死后,国丈靳准发动政变,并将所有刘姓匈奴人,尽数诛杀。
公元328年,后赵皇帝石勒击败并杀死前赵皇帝刘曜,活捉前赵太子刘熙、南阳王刘胤等匈奴贵族百官三千多人。
石勒将俘获的匈奴贵族全部诛杀,又在洛阳坑杀俘获的五千多匈奴人。
经历两次大规模屠杀后,南匈奴的刘姓贵族基本被扫除殆尽。
至于留在漠北的匈奴,则有“十多万部落”被新崛起的鲜卑所吞并,融入到鲜卑族。
此外,还有自立为天王、大单于,定都统万城的赫连勃勃,不过他来自铁弗部,被认为是“胡父鲜卑母”的混血儿。
至于立国河西的北凉,是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首领沮渠蒙逊所建立,在439年被北魏所灭。
至此,历史上强悍无比的匈奴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匈奴从什么时候在历史上消失_匈奴到底被谁消灭了
匈奴,是第一个统一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大约崛起于战国晚期,强盛于秦国统一天下前后。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写道, “冠带战国七,而三国(秦、赵、燕)边于匈奴。” 当秦始
-
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_真武大帝在神仙里的排名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九天荡魔祖师、无量祖师、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金阙化身荡魔天尊等。全称“祖师北极法
-
匈奴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最高首领被称为_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始于何时
匈奴,一支活跃于北亚的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自古以来,匈奴的历史都神秘莫测,关于他们的来源,史学界存在各种看法,莫衷一是,如果从中国的史书入
-
汉王朝与匈奴的战争_汉朝三次出击匈奴
汉匈之战的爆发是在西汉初年,这时候汉高祖刘邦曾于匈奴开战,只不过当时的西汉国力下降,根本不是匈奴的对手。秦末时期,天下大乱,以及楚汉之争的时候,在中原地区战乱的时候,匈
-
笑谈渴饮匈奴血历史背景_匈奴人的历史
作者:史遇春 岳飞的《满江红》词云: “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血。” 那么,匈奴为什么就那么可恨呢? 这里,就来简单说一说匈奴。 据《三家注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
匈奴的起源兴起灭亡_匈奴发源于哪里
匈奴的起源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共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在司马迁的记载中,匈奴的祖先是商汤灭夏桀后,流亡北方草原的夏后氏族。近现代研究匈奴的起
-
严子陵典故_读严子陵传
严光字子陵,又名严遵,是会稽余姚人。年轻时便很有名,与光武帝同在太学学习。到了光武帝即位,便改换了姓名,隐居起来不再出现。光武帝想到他的贤能,就下令按照严光的形貌在全国
-
三国演义人物资料_三国演义历史人物介绍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_颜真卿勤礼碑文
《颜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高175厘米,宽90厘米,厚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
-
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国主张_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晏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智者”,他出身世家,年轻时就选择步入从政,继而以卿的身份作为仕灵、庄、景的三朝元老。 晏子在世的时候,正是齐国不断走向衰亡的年代,国君昏庸无道,
-
对柳永的雨霖铃进行简要赏析_柳永在雨霖铃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本文乃百里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终宋一朝,因填词而致终身坎坷的莫过于柳永:皇帝嫌他写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词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