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文 甲骨文含义_我们通常把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统称为

文 甲骨文含义_我们通常把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统称为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2-24 18:59:14
阅读:

我在前面已经指出,就中国文明而言,文和字是记录符号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形态和阶段,汉字的演变历程,不仅有字的形态的变化,还包括从文到字的变化。不明白文和字的区别,以及由文到字的变化,就不可能真正弄懂汉字,不可能真正读懂《五经》,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内核有两个要素组成,一个是“文”,一个是“意”、“义”、“道”,三者是一回事。“文”是表达“意”、“义”、“道”的工具,即“文以载道”、“立象以尽意”。“象”就是文。

任由时代的变迁,制度的变迁,生产方式的变迁,但是,作为中国文化内核的“文”和“意”、“义”、“道”都一直坚如磐石,因此,中国也一直是中国,中国文明也一直是中国文明,自文明产生伊始,至当下,从未中断,一直连续,存在时间至少在10000年以上,横跨了渔猎采集、农业和工业三个大时代。

因此,中国管文化叫“文”化,管文明叫“文”明。“文化”的实质是“意”化、“义”化、“道”化,“文明”的实质是“意”明、“义”明、“道”明。

既然中国文明中“文”和“意、义、道”的连续并非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甚至多次历经千年级的历史巨变。因此,正确识别“文”漫长历史中的变与不变至观重要。“意、义、道”也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和具体的“文”的形态结合在一起的,和具体的历史环境结合在一起的。要做到在不断变化的文的形态中,不断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中,识别永恒的“意、义、道”。

广义地说,所有的记录符号系统都是“文”,文也是文,字也是文。但是,字和字之前的文,还是有本质区别。从文到字的变化,是中国历史空前大变化的产物,是春秋战国期间“礼崩乐坏”的产物。

甲骨文、金文以及《五经》经文都是“微言文”,是文而非字

文和字的区别在于,文是与语言无关的独立的符号系统,其目的不是表达语言,而是表达“意、义、道”,即“立象以尽意”、“文以载道”。而字是文与语言的相融合,把本来用于表达“意、义、道”的符号去表达语言。因此,字中就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文,一个是言。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字=文+言。

公式的文是狭义的文,即完全与语言无关的文,“立象以尽意”的文,“文以载道”的文。

这样以来,从文到字的演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因为在“字=文+言”中,言的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当言的含量较少时,“字”与语言的同步性就非常差,无法独立地表达完整的语言信息,尚需要与之配套的语言。这些语言对符号进行补充和说明。

甲骨文、金文,以及《五经》的经文,就是字的早期形态,其中的言的含量比较少,尚无法独立的表达语言。因此,说《五经》是“微言大义”。我们可以把甲骨文、金文,以及《五经》的经文称之为“微言文”。“微言文”文的特征大于字的特征,更接近于文,而非字。

在“微言文”中,“立象以尽意”、“文以载道”的属性远高于其表达语言的属性。而且,在“尽意”和“载道”上,不是通过由字组成的成篇的文章,而是通过单个字的字形结构的构造。可以说是一字一文章,一字一思想。

同时,在用微言文去组成语句和篇章时,也形成了独立的语法结构,与语言有重大差异,导致与语言高度不同步。因此,非常难懂,佶屈聱牙。

《五经》在内容上之所以包括“经”和“传”,就是因为经文所使用的是微言文,无法独立传达完整的语言信息,必须通过口耳相传的语言为其补充和解释。“传”本来不是文字化、书面化的,而是语言。

甲骨文、金文以及《五经》经文都是“微言文”,是文而非字

春秋之后,随着整个社会的礼崩乐坏,汉字也发生了大变革,在“字=文+言”中,言的含量出现一次飞跃式提高,此时,汉字与语言的同步性大大提升,尽管依然没有完全对应,但是已经可以独立表达语言了。就这样一个汉字的新形态出现了,就是“文言文”。

唯有到了文言文,汉字也是真正独立和成熟的字,可以用于书写长篇的文章,表达和记录完整的事件和思想。《五经》中传的部分,也因为文言文的出现,而开始文字化、书面化。

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漫长的,文言文的真正大规模使用,《五经》的传的文字化的最终完成,直至西汉才得以发生。这意味着,真正的书籍系统,是西汉才有的,西汉之前是没有的。汉字也是到西汉才真正成熟,即文言文到西汉才真正成熟。汉字成熟的标志,是许慎写成《说文解字》,当然这又是东汉的事了。

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整体上经过四大形态:文、微言文、文言文、白话文。其中微言文处于文和字的中间阶段,尽管其中已经有言的因素,但是含量较少,因为而更接近于文,而非字。

字的成熟的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开始用“字”这个字,去指称汉字。恰恰是西汉时的事,在此之前都是称文而不称字。

“字”的字形为宝盖头下一个子,意思是在家中孕育孩子,与文字的字没有直接关系,其原始义项都是与婚嫁孕育相关。用“字”来指称文字的字,是西汉的事,其用意是很明显的,认为“字”是被孕育孩子。谁是“字”的母亲,是“文”,而且更直接的是“微言文”。

微言文的字数非常少,更多的字就是在春秋之后以微言文为基本结构衍生、派生而来。

幸运的是,清朝的顾炎武,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对在称呼上由文到字的变化做了考据,记录在《日知录 21卷 字》中。下面全文抄录,以供大家参考:

甲骨文、金文以及《五经》经文都是“微言文”,是文而非字

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如《左传》“于文止戈为武”,“故文反正为乏”,“于文皿虫为蛊”。及《论语》“史阙文”,《中庸》“书同文”之类,并不言字。《易》:“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诗》:“牛羊排字之。”《左传》:“其僚无子,使字敬叔。”皆训为乳。《书·康浩》:“于父不能字厥子。”《左传》:“乐王鲋,字而敬,小事大,大字小。”亦取爱养之义,唯《仪礼·士冠礼》“宾字之”,《礼记·郊特牲》“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与文字之义稍近,亦未尝谓文为了也,以文为字乃始于《史记》。

秦始皇琅邪台石刻曰:“同书文字。”《说文》序云:“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孳乳而生。”《周礼》:“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注云:“古曰名,今曰字。”《仪礼·聘礼》注云:“名,书文也,今谓之字。”此则字之名自秦而立,自汉而显也与?

许氏《说文》序:“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解说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以篆书谓之文,隶书谓之字。张揖《上博雅表》“凡万八千一百五十文。”唐玄度《九经字样》序:“凡七十六部,四百计一文。”则通谓之文。

三代以上,言文不言字。李斯、程邈出,文降而为字矣。二汉以上,言音不言韵,周容、沈约出,音降而为韵矣。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