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这样可以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中世纪中国的统治学说。公元前2世纪晚期,西汉帝国宣布“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开始控制候补文官的教育和考试等权。那以后相传由孔子撰定的五类著作——《诗》《书》《礼》《易》《春秋》的若干传本,获得帝国统治者相继认可为儒术的教科书,所谓“立于学官”。于是,原属纺织工艺的古老概念的“经”,便由早先诸子学派都可用来比喻某种纲领性的学说或文献的通称,变成了唯指儒家学派尊崇的所谓孔子亲授的五类或六类著作的专称,而且是必须得到在位君主认可的那些圣经的专称。
然而,西汉武帝批准设立博士官传授的五经,都用秦统一文字后通行的“今文”写成,就是说均属汉初相国曹参废除秦汉间实行了二十年的“挟书律”以后才问世的新写本,也许只有《周易》例外。问题在于共同尊崇孔子的儒家各派,对于五经,不仅各有诠释,而且各有传本。汉初图书解禁后出现的今文经典,都与不同师承的诠释即“传”相附丽,一“经”常有数“传”,例如今文《诗》便有齐鲁韩三家《传》。
同时,民间还不断出现“古文”即非官方通行文字写成的经传。例如《尚书》的古文本,篇目文字都与今文本有很大差异。汉武帝同意他的丞相公孙弘将博士官由顾问官变成教育官,使文官教育变成儒者的禁脔,而“五经”的文本和诠释义限于特定的今文经传,于是所谓经学的内部,以今古文争立学官为开端,出现冲突便是不可避免的。当专制主义大厦倒塌的客观条件没有具备以前,任何击破这个外壳的尝试,结果只能导致对它再度修葺粉饰,这就是孔子和经学的形象,在历史上尽管变动不居,而历代王朝又都需要这种形象的缘故。
然而就在这个领域,文化传统由于自身存在条件的部分质变而引起的形态变动,也必然通过经学偏离传统或脱出常规来显现。即使外壳的表层,也会发生破裂。而无论裂痕大小深浅,总是更经一番修缮,便更改局部乃至全部色调因此,假如能够按照经学的实际运动过程来描述经学历史,那么在我看来它同中国文化传统的相互关系,是可以被发现被认识的。就我近年重新研究所达到的认识程度,我不能同意有一以贯之的经学传统的看法,也就不能同意经学代表中国文化的一贯传统的看法。
我认为,依据目前从这种角度所作的阐述,总令人感到是用理学传统代替全部经学传统,用中国进入近代前夜的文化传统代替全部中国文化传统,于是不能不发生用逻辑推论代替客观历史的问题。关于“通经致用”早在汉代,人们便已重视儒术与经学的区别了。《史记》虽然没有出现“经学”一词,但已有“文学”与“儒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司马迁传儒林或传公卿,倘指学问或学人,必用“文学”,倘指方法或手段,必用“儒术”,二者从不混用。《汉书》也是如此,不过或改文学为“经学”,或称儒术为“经术”。
那时为什么重视数学之辨呢?因为术重实用,学贵探索。相信它们对于自己的统治具有某种实用价值,还可能有别的兴趣吗?汉武帝初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据我考证,罢黜百家不过是罢黜黄老术而代之以儒术的一种饰语,那是一个长而又长的过程,从号称“汉家儒宗”的叔孙通开始,到田蚡、公孙弘先后止,将近一个世纪。这期间,所谓儒家,相继与法家、黄老家相对抗,最终取得统治地位,主要靠的是“术”,而不是“学”。
叔孙通究竟通何经?谁也不清楚。贾谊在批评秦始皇父子都不懂“取与守不同术”的同时,向汉文帝建议分割齐、赵等诸侯国的实力;错在传播《尚书》之后,向汉景帝建议“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不都是靠术赢得君主信用吗?在独尊儒术中,起过决定作用的田蚡、公孙弘,尽管一个学的是杂家,一个只是从旁学得《春秋公羊传》的皮毛,却或靠外戚特权,或靠皇帝恩宠,为了在宫廷政争中取胜,支持以儒术代替黄老术,或支持公羊学派垄断法令解释权,不也都是重术的表现么?
参考资料
·《尚书》
·《春秋公羊传》
- 上一篇:吴承恩的小说作品有哪些_吴承恩主要作品有
- 下一篇:杂诗(其二)_《杂诗三首》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西晋时期设立书博士,其职能是_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本文系作者这样可以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中世纪中国的统治学说。公元前2世纪晚期,西汉帝国宣布“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开始控制候补文官的教育和考试等权。那以后相
-
史记五帝本纪原文_史记五帝本纪赏析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
-
吴下阿蒙成语主人公是谁_吴下阿蒙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相关人物有孙权、鲁肃和吕蒙。原文如下
-
古文经学派_西汉今文经学
博士这一职官,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
战国时期吴起是哪国人?_春秋战国的吴起简介
吴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绝对是双料人才。实战经验暂且不说,论军事理论,他与孙武齐名,所谓‘’孙吴‘’。他的著作《吴子》,《汉书.艺文志》记载有48篇,现在流传的只有6篇,说
-
熟读四书五经_哪四书哪五经
五经 说起“四书五经”大家似乎都知道,但到底它是说什么的,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中有着什么样意义,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却是少有人知晓的。其实这也不能怪大家,
-
长平之战中的20万赵军怎么样了_长平之战赵军失败的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下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上党郡与本土分割开来。韩桓惠王命上党郡郡守冯亭将上党献给秦,以求两国息兵 。冯亭不愿降秦,私自把上党十七城献予赵王。赵孝成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者是谁_其路漫漫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子祠处在一座名叫玉笥山的山顶之上,这一带正在扩建,到处是施工的车辆,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小山顶上。我问司机,要不要交押金?他说,不用,可以陪我一起参观。祠堂的前面修了一个
-
四书五经哪四书五经_四书五经中的名句
上一期清韵整理了《四书》。这一期咱们来聊一聊《五经》 《诗》 诗即是《诗经》,是中国古代一本诗歌总集,包含了从周到春秋时期共计305首诗歌。可谓是中华古代诗歌的代表着。开创了中
-
大禹治水考古学证据_大禹治水禹城遗址
2019.10.27./作者:窦彦礼/编辑:杨永辉 中国人对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关于大禹出生地的传说也遍及整个黄河流域以至西蜀。为弄清这些问题,通过对鲧禹父子治水遗址进行文化考察,研究
-
勾践灭吴文学常识_《勾践灭吴》
将勾践称之为“风流人物”也许有些名不副实了,在常人的认知中,这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盖世枭雄,在卧薪尝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他隐忍和睚眦必报的天性凉薄
-
四书五经的作用_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有什么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包含《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