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人们说到教师,总是会夸赞他"桃李满天下"!以此来褒扬老师辛勤培养学生的成果。然而,"桃李满天下"一语是怎样来的呢?
说起来,这句话的形成还有一个过程。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章,原文是: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种也。”
其大意是说,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经保荐过很多人。后来失势被罢官了,只身跑到北方,遇到了简子,向他发牢骚,抱怨说自己过去栽培了许多人,但在自己遇难时没有人帮助他,以后再也不栽培人了。筒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 "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了夏天可以在树萌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以吃到甜蜜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了带刺的灌木,夏天固然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更是会被它的荆棘所刺。如此看来,关键在于你栽培的是什么树木。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就象种树一样,应选好对象,然后再精心栽培啊!”
在这里简子用生动的比喻批评了子质不识人,栽培人才不当。所以后人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成语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把培养的优秀人才叫"桃李"。
到了唐代,武则天当朝时,重用名臣狄仁杰为相。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
《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中提到:唐狄仁杰门生众多,累向武则天推荐将相多人,或谓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自此以后,人们开始普遍的使用"桃李满天下"这句话,来赞誉老师培养出来的有用之才多,遍布天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