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苏轼以豪放豁达著称,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激荡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胸襟。
他也有温婉多情的一面,比如“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尤其是悼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写得凄清哀婉,满含深情,被誉为“千古悼亡第一词”。
1.老家结缡
公元1054年,18岁的苏轼在父母安排下,完成婚配娶妻的人生大事。她叫王弗,也是四川眉山人。
那一年,弟弟苏辙同样在父母安排下娶妻成亲。之后,兄弟俩跟随父亲苏洵进京,将所有心思扑在科考上。
苏轼凭借文学才华很快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二十岁,他进士及第,一跃成为当时文坛上的后起之秀。
当他沉浸于自己功成名就带来的喜悦时,从老家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守丧期结束后,苏家父子兄弟三人,携带带着各自的女眷前往京城。
这是王弗第一次出远门,离开乐山大佛俯视下的故乡,去往未知的远方。
她的心里有很多不舍,想到能够陪伴在丈夫苏轼身边,欣悦终究胜过离别的感伤。
从此,苏轼踏上仕途,人生掀开新的篇章。
他第一份工作是去陕西凤翔担任判官。这他第一次离开父亲和弟弟,与妻子以及出生不久的儿子独自生活。
2.婚姻十年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个杰出的诗人和一个普通的女人生活在一起,结果往往是妻子比丈夫显得更聪明。”王弗对于苏轼,就是这样的一个“更聪明”的存在。
苏轼生性豪爽,轻易向别人倾吐衷肠,如此处世,自然会吃亏。
她比苏轼小三岁,头脑现实、通情达理,又贤惠能干,“以谨肃闻”,“敏而静”,与苏轼面对口直心快、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的性格形成互补。
年轻的王弗能冷眼识人。苏轼和访客交谈时,她站在帘幕后面听着,哪个人值得深交,哪个人应该提防,她都会给出中坑提醒。
她也时常提醒他:“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人心不一,君子之交淡如水,泛泛之交需警惕,给出的处世经验。
也许,苏轼一时并不十分赞同,但是事过心现,总会发现妻子的忠告从来不会出错。
王弗的学识远远不及苏轼,但她会提醒他读书遗漏的地方,红袖添香,温柔体贴。
可惜,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一年,他俩的儿子才六岁。
她未能陪伴苏轼走更多路、读更多书,只留下一段无需想起、从来不会忘记的回忆。
3.任职杭州
盛年丧妻,人生大悲。
王弗去世的第二年,苏轼的父亲也去世了。丧期服满,他为自己续弦,娶的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
公元1069年,三十三岁的苏轼带着新人,最后一次离开眉州,余生再也没有回到这片故土。
等着他的是浪潮翻涌的政治风暴。从那时开始,苏轼被朋党斗争的阴霾笼罩了整个余生。
苏轼的直言不讳、义愤填膺、正义坦率,让他成为对立党派的眼中钉。在一整肃官场为由的排异运动中,奸佞之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他。
苏轼遭到罢黜,被调往杭州。虽然被降职,对于超然物外的诗人而言,杭州的优山嘉地、美食茗茶,还有美酒,似乎让他因祸得福。
他结交那里的诗人、僧人、歌妓,与他们同游山水,或独自寻访古寺庙宇,也因此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这些关于杭州的诗句。
他也审判罪犯、疏通河道、治理天灾,这些都属于他工作职责。所以,他这一时期的诗作除了风雅与情致,也有悲愤与叹息。
在这里,苏轼还遇到最懂他、伴随他数十年的的王朝云。
杭州对于苏轼已然成为第二故乡。他在诗文中写道:“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4.“十年生死两茫茫”
之后,苏轼被调往密州。
密州土壤贫瘠,物质匮乏,又遇上灾荒,连吃饭都成问题。为了填饱肚子,苏轼跟朋友去废弃的园子里摘食杞菊,他还写文章自嘲“: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正是这样的随遇而安、苦中作乐,林语堂赞他是“无可救药的乐观派”。
在这里,他看到更多的人间苦难,品尝到更多的生活艰酸,门外的自然给予他心灵抚慰与疗愈。
这个时期,他的文字在时光沉淀中愈发醇厚,耐人寻味,就像一壶陈酿。“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这是他的忧患。“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这是他的自在。
同样是在这里,苏轼写下用情至深的两首词。一首是写给弟弟的《水调歌头》,另一首则是写给亡妻王弗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冬天的一个夜里,苏轼做了一则梦:
他又回到故乡,他走在久违的庭院,潜意识里感觉走在另一层梦里。他来到窗前,透过绮窗,恰见妻子王弗坐在那里,对镜梳妆,依稀之间,宛如当年……
种种景物,看起来如同往昔,人儿依然是那个人儿。也许别离太久,也许在梦里都明白,人事无常,生死相隔。这些年,积压的辛酸、思念,汇成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唯有凝望彼此,泪流不止。
苏轼从梦里醒来,心绪黯然,不知不觉间,王弗已经离开十年了。
他和她,曾经尘世相伴十年;如今,阴阳相隔又一个十年。
十年间,来来往往,生离死别,苏轼一直走在颠沛流离路上,一直不顺畅。
日常杂务,官途坎坷,奔波劳累,这些,让四十岁的苏轼“尘满面,鬓如霜”!纵然在人海里再次相逢,恐怕也难以认出我来啊!
5.无需想起,也从未忘记
在充满琐务与意外的尘俗,专注怀念一个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不怀念,并不代表遗忘。
有些人,无需想起,也从未忘记。
曾经陪伴自己度过人生起步阶段的女子,曾经红袖添香、时常提醒自己要有防人之心的妻子,如何能够将她忘怀?
曾经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是“不思量,自难忘。”
王弗去世后,苏轼将她归葬眉山老家,依靠在他父母亲坟冢一旁。从此之后,不仅隔在地理空间上隔着千山万水,更是天人相隔,永失我爱。所以才有了“千里孤坟”。
王弗英年早逝,让苏轼觉得自己在尘世永远失去了一种依靠。他在墓志铭中写:“余永无所依怙。”
厚意深情,黯然销魂,凝聚在对亡妻幽微心境的悬想:“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好似在问:你在那里,还好吗?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一首诗翻译_古代诗歌四首翻译
- 下一篇:十常侍为什么有十二个_十常侍的下场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江城子苏轼不思量读音_江城子这首词是苏轼写给谁的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苏轼以豪放豁达著称,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激荡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胸襟。 他也有温婉多情的一面,比如
-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的哪首诗_十年生死两茫茫出自苏轼的哪首诗词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个相知相爱的人是一种幸福。 此时,苏轼在密州任知州,距他在北宋最高级别的制科考试中夺得“百年第一”已近15年。这十几年中,苏轼并没有
-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情感_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的感情生活
苏轼的文学作品中有豪放的意气,有婉约的爱情,有他兼济天下的抱负,也有他仕途失意的无奈愤懑。他是一个情感极为复杂的人。 苏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风,严重一点来看,似乎患有轻度
-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在他妻子去世多少年写的_为苏轼写一则墓志铭
苏轼一生创作无数,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样一位乐观的诗人,却曾为一位女子,写下过令人掉泪的《江城子》。苏轼与这位女子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写下这首带有“绝望”情绪的诗
-
苏轼的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苏轼的长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
文 | 倩墨 · 主播 | 放公子 爱情不是依附,爱情是各自独立坚强,然后努力走到一起。爱情本身,就是要经得起风吹和打磨的过程,谁都无法逃脱。 苏轼曾说过: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老爷,羊肉
-
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_事如春梦了无痕 苟不记之笔墨
当一个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不要对一个人太好,因为你终会发现,这样时间久了,那个人是会习惯的,然后把你做的一切看作是理所应当。
-
浮生六记 原文_浮生若梦了无痕的意思
一 对《浮生六记》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初中时代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其实那以后所学的古文
-
浮生六记原文赏析_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读后感
《浮生六记》是名气很大的一部小品文,遗憾的是先前的我未曾读过。直到最近几天工作比较清闲,才得以一窥这本艺术珍品,精美绝伦的文字、感人至深的闺阁乐趣、催人泪下的艰辛日子,
-
式微式微胡不归全文古诗_式微式微胡不归小说
在欧洲生活多年的我,一有空闲就会去唐人街,那儿的中式餐馆常让人想起中国。也只有在那里,才会听到亲切的乡音。我们常会聊起京剧,山水画,乐山大佛…… 那天,我们旁边坐了一个东
-
水调歌头翻译全文翻译_水调歌头翻译越短越好
关于中秋节最有名的古诗,要数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 这首词是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那时他与弟弟苏辙(子由)已七年未团聚。中秋佳节,仰望当空圆月,
-
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包括哪几部?_《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吗?
北碚是嘉陵江边的一个小镇,离重庆50多公里,市容整齐美丽,有水路、旱路可直通山城,其安静与清洁又远非雾都可比,是一处理想的居家的地方。抗战期间,林语堂先生在北碚购置了一所古
-
苏东坡一生有多少作品_名家笔下的苏东坡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苏东坡一生都处于政治漩涡之中,人生浮浮沉沉,却依然能笑看风雨,淡定从容。 林语堂说: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