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用一句话概括王安石的一生_王安石的名句

用一句话概括王安石的一生_王安石的名句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3-05 22:44:34
阅读:


30岁的王安石,写下一首明志小诗,最后14字被不少人当成人生箴言

诗歌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形式,拥有强大的艺术功能,它不仅能够在长篇大论中抒发感情,也能在短小的篇幅中言明心志,正所谓“以诗明志”。或许正是因为诗歌具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因此从它诞生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们的追捧。在古代文人笔下,用诗来阐述志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明志”的诗篇在宋代又极为盛行,比如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便对可以明志的诗是情有独钟。

30岁的王安石,写下一首明志小诗,最后14字被不少人当成人生箴言

众所周知,王安石一生两次任相,而又两次被罢相,不知道王安石是否有“强迫症”,尽管经历过两次罢相,但他却仍然“不知悔改”,依然我行我素地坚持变法,更是不屑与朝中的守旧派为伍,可谓是恪守内心志向的“倔强”硬汉,其实王安石这种坚守本心的倔强性格,早在年轻时就已经形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早在他30岁时写下的一首诗中就早已阐明。

30岁的王安石,写下一首明志小诗,最后14字被不少人当成人生箴言

公元1050年,30岁的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的任期结束,为了早日回归江西临川的故里,他急匆匆地踏上了归程,然而此时的王安石毕竟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对沿途风景名胜充满了好奇,在途经到杭州时,他想起了当地有名的飞来峰,于是便停下脚步欣然前往。也就是在这次登临飞来峰古塔时,王安石写下一首明志小诗《登飞来峰》。诗人借登飞来峰古塔的所见所感,来抒发心中那一份志向,表达出自己内心恪守的理念,所以此诗一问世便倍受推崇,尤其最后14个字,被不少人当人生箴言。

30岁的王安石,写下一首明志小诗,最后14字被不少人当成人生箴言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登峰,然而诗人开篇却并没有写繁琐的登临过程,而是直接写出峰塔之高。那么,这座矗立在峰顶的高塔究竟又多高呢?“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用“千寻”二字来形容,虽然是夸张,但却生动形象,与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有异曲同工之妙。

30岁的王安石,写下一首明志小诗,最后14字被不少人当成人生箴言

诗的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虽然是化用了一个典故,但却超过其意。据《玄中记》记载桃都山上有棵大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显然典故中的意思是说“日出在前,而鸡鸣在后”,但诗人的意思却是“鸡鸣在前,日出在后”,极言古塔之高,因为鸡往往会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即鸣,然而诗人却在鸡鸣时已经看到日升,假如古塔不高,很难见到此景。

30岁的王安石,写下一首明志小诗,最后14字被不少人当成人生箴言

既然王安石站在如此之高的塔顶,必然会引出内心的感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最后14字正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也是王安石言明心志之笔:从来不怕层层浮云遮挡住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在峰塔的最高层。“浮云”,必喻蒙蔽心智的事,以及奸诈的人。事实上王安石在主持变法的政治生涯中,也正如诗的最后两句所说,从来没有向守旧派妥协过,而是始终不渝地坚守本心主持变法,因此这种不畏强权,又充满自信的精神,也倍受人们的推崇,以至于成为不少人的人生箴言。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