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题壁
- 近现代: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汉书·张俭传》。
- 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 横刀:屠刀,意谓就义。
- 两昆仑: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指康有为和浏阳侠客大刀王五;其二为“去”指康有为(按: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潜逃出京,后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译文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鉴赏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翟南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意思。—— 此诗颇近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我为什么这样解?因为我认为,解诗不能仅着手于词字,更要着手于诗的总体寓意,并且要尤其着手于诗人写作该诗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这样一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表达正义呼声和抒说自我胸怀的作品,更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和心情、心境出发去仔细揣摩。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谭嗣同在狱中的题壁诗_《狱中题壁》谭嗣同
狱中题壁 近现代: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
-
人间有正气杂然赋流形_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意思
漠北,悍勇的蒙古军在几十年间横扫欧亚大陆,灭国数十。蒙古的军事征服不可避免地带有残酷性,然而其所遭逢的唯一劲敌,却是偏安一隅、不思振作的南宋皇朝。在长达40余年间的拉锯战中
-
饕餮四大神兽读音_饕餮是上古四大凶兽之首吗?
饕餮是什么? 饕餮tāo ti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
-
天地有正气全诗_天地有正气下一句是什么
文天祥塑像 中国历史上,文天祥这个人可以说是鼎鼎大名了。当南宋在蒙古铁骑下苦苦呻吟一路南窜时,实际上大多数人看到了这个曾经让无数人留恋的朝代已经奄奄一息,随时可能寿终正寢
-
文天祥被俘时南宋灭亡了吗_文天祥为什么拒绝投降元朝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 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雕像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民间一句古老的谚语,
-
太姥山简介_太姥山为什么叫太姥山
“姥”字常读音是lǎo。此音第一个义项是外祖母。第二个义项是用于地名。如:安徽省歙县城东华屏山有仙姥峰、仙姥谷;江西省宜昌市邓村乡有大姥岭;越南中部承天顺化省省会顺化西郊有
-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_与文天祥齐名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 (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 吉州庐陵 (今江西吉安县)人, 南宋末大臣,文学家, 民族英雄 。 宝祐四年 (1256年)进士,官到 右丞相兼枢
-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翻译为现代文_
文|文氓 很久很久以前,江西吉安有一位爱喝酒、爱养猫、爱自由的贵公子。 这位公子啊,“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甚是俊俏。 这位公子啊,“年二十举进士”,“
-
文天祥被元军俘虏_文天祥拒绝元世祖劝降
他俘虏了文天祥,却在临终前上书皇帝请求保文天祥一命 文/老张在路上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 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八月,朝廷加封
-
文天祥的民族英雄故事_文天祥是民族英雄还是爱国英雄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进士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 1275年,元军进边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
-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简短_文天祥英雄人物事迹
文天祥(1236—1283),男,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民族英雄。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
-
李太白将进酒诗_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意思
提起李白,人们都会想起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流传千百年,妙绝古今的诗作,几乎连才会说话的孩童都能背上几句,可见李白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