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三皇五帝的由来_历史上三皇五帝指的是什么

三皇五帝的由来_历史上三皇五帝指的是什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7-29 18:20:27
阅读:

作者:李山

“三皇五帝”是中国上古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都是文化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

两条线索

据《史记•五帝本纪》,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考察这个传说谱系的可靠性,最好的依据当然是考古发掘。如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即传说中的尧舜都城平阳),发掘出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城遗址,对证明尧舜传说非常有利。

考察这一传说的另一条线索是人类文化学的研究。《史记》载,自黄帝以后,他的子孙分化为两大支系,而以后各帝都不出这两系的范围。

摩尔根《古代社会》研究表明,印地安人的宗教首领,也都是从一个中心性大族中产生的。同时先秦文献《国语》中有黄帝之族“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的记载,这又与印地安人强大氏族容纳弱小之族的“收族”习惯有着相当的近似。《史记》载楚国的始祖曾“子事文王”,后来被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证实;这也可以作为五帝时期“收族”习惯的旁证。

黄帝时代的“收族”,还可以从某些看似矛盾的传说中得到印证,例如关于殷商祖先,一种传说是五帝之一的帝喾之子,另一种传说则是吞食鸟卵而生;周人的始祖后稷,一种传说他也是帝喾之子,另一种传说则是姜嫄“履大人迹”而生。两种矛盾的传说或许对应着不同的历史事实,前者说的是商远祖曾被帝高辛大族收留,后者则说的是他们更古老的起源。

以上这些表明,五帝传说并不完全是后人向壁虚构,它也对应着某种历史真实。

“三皇五帝”到底是历史还是神话?有新答案了

黄帝

从“鬼神”到“敬顺昊天”

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一方面是战争,《史记》及其它有关文献记载,黄帝与蚩尤曾发生过重大战争,黄帝族获得胜利。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宗教,其作用更持久、更深远。《史记》载黄帝战胜蚩尤以后,“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在“左右大监”设立的同时则是“鬼神山川”的“封禅”,可见宗教活动的重要。

到帝颛顼时则进行更深刻的宗教革命,据《国语•楚语》及《尚书•吕刑》等文献记载,当时的宗教生活很混乱,“家为巫史”,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天神与地祗分开,祭祀行为专业化,实际上是高级宗教的确立。

《史记》称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而帝颛顼则在濮阳建立都城帝丘。濮阳之地在更久远时期就可能是宗教活动中心,考古工作者近年曾在濮阳的西水坡45号墓地中发现用蚌壳摆成的龙、虎、鹿图案,专家认为这是一处巫师的墓葬,时间上属于仰韶文化时期。

“三皇五帝”到底是历史还是神话?有新答案了

西水坡星图

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舜禅让”,但另一件事情同样重要,那就是《尚书•尧典》所载的“乃命羲、和,敬顺昊天”。帝尧时期曾派专门人员到遥远的四方去测量一年四季的至点,并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这件记载在《尚书•尧典》中的大事,上个世纪早期“古史辨派”出现,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怀疑。但怀疑并没有证据,只是觉得那时不可能有那么先进。实际上,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关于“四方”“五方”的记载,就可以与《尧典》的“四方”说相印证;而考古学的重大发现,更证明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先民的天文历法水平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阶段。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陶襄汾陶寺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观象台遗址,而且,研究者依据观象台现存遗迹作模拟性观测,可以准确观测到冬至和大寒两个节气。陶寺遗址的年代经测定,正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相吻合!

“三皇五帝”到底是历史还是神话?有新答案了

陶寺观象台复原图

古人说:帝王之事“德莫大于承天之序”。人们总说中国古代最大的宗教是信仰上天。这不错,但不准确。准确地说,上古先民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四时运转的上天。日月星辰运行中的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恐慌,就是明显的证据。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迎日推筴”“顺天地之纪”,说帝颛顼“载时以象天”,说帝喾“历日月而迎送之”,到帝尧的“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敬承以追求天文历法的科学,这些记载不正是勾勒出这一巨大的文化努力吗?古人对天时的尊奉,不像我们今天这样科学冷静,天文历法的科学实践,是包藏在激情、虔诚的宗教形态之下的。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宗教与收族

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展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展。与此相伴的是越来越大的“收族”。在帝颛顼宗教革新之后的帝高辛时代,族群凝聚倾向似乎更加明显。商朝和周人的祖先都出现在了历史的地平线上,史书说他们都是高辛之子。

尧舜禅让之后,商的始祖契、周的始祖稷以及皋陶、伯益、夔、龙等“二十二人”(即二十二个部族)都济济于舜的朝堂上了,据《史记》这正好发生在“敬顺昊天”之后。此中的关键是宗教。“敬顺昊天”努力的现实功用是“敬授民时”,它关系着农耕大事,这正是黄帝的后代所建立的宗教中心凝聚力的根源。

“三皇五帝”到底是历史还是神话?有新答案了

高辛

如此,当远古文明进入到国家文明的初步确立和形成阶段,也大致就是文献所记载的传说的“五帝”时代,实际上存在着两条文化线索:一是以追求更加精确的天文历法为核心的宗教活动;二是与此相伴的众多族群向一个文明程度高、势力强大的中心族群的凝聚。这样的宗教中心之所以对其他人群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正因为其宗教活动的内涵含有先进文化的追求。

对一个季风气候区里从事农耕建构的文化人群而言,还有什么比对“天时”的把握更重要呢?把握“天时”,实在关系着社会的生存和兴旺!因此可以说,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农耕文明的进步,带动了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