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桓宣武与郗超议芟(音shan、第一声)夷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明晨起,呼谢安、王坦之入,掷疏示之,郗犹在帐内。谢都无言,王直掷还,云:“多!”宣武取笔欲除,郗不觉,窃从帐中与宣武言。谢含笑曰:“郗生可谓入幕宾也。”
桓温和郗超商量换掉一些朝中的大臣,以安插自己的亲信入朝。更换的名单拟好后,郗超就留下安歇。
郗超,字景兴,小字嘉宾。东晋名臣郗鉴长子郗愔的长子,这话有点拗口,总之郗超是郗家的长房长孙,未来的郗家族长。
东晋立国以来,实行门阀政治,各名门望族支持司马家称帝,以换取自己家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这在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政治交易。桓温想谋朝篡位,光打倒司马家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得到各大家族的认同和支持。然而桓温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
当时的个名门望族之中,琅琊王氏随着王导的去世,基本上失去了权势,靠边站了。庾家也接连遭到打击,没落下去。谢家随着谢安的冉冉升起,正由二流家族向一流家族迈进。太原王氏也因王坦之、王彪之在朝中任高官,保持着相当的权势。但是这些家族都不支持桓温称帝。
这些家族对于桓温的态度也有区别。
谢安表面上和桓温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政治上从来不当面顶撞桓温,而是和桓温打太极。桓温临死前要求朝廷加他“九锡”,就楞是被谢安用一招“拖”字诀,活生生把桓温给耗死了,“九锡”也没加成。
而王坦之、王彪之二人则用的是和谢安完全不同的招数,他们打的就是少林拳,和桓温强烈对抗,根本就不和桓温合作。桓温碍于这二人出身名门,王坦之和桓温还是儿女亲家,所以一直不敢把这二人怎么样。
和以上家族有所不同的是,郗家的未来族长郗超则是桓温的死忠粉。郗超青年时期居住在会稽,当时东晋很多名士都在会稽定居,郗超就和谢安、支循等人交往密切,郗超玄学的水平也相当的高,谢安都对他高看一眼。
后来郗超被桓温看中,招募到自己的幕府中,先从低级的征西将军掾做起,历任桓温的大司马参军,后被桓温安插到中央,任中书侍郎,司徒左长史等职。桓温很看重郗超的才能,而郗超也被桓温的气度和能力所倾倒,倾心辅佐,为桓温出谋划策。在桓温第三次北伐时,就对桓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桓温却没有听从。事后证明,如果桓温按照郗超的计策行事,桓温的第三次北伐也不会遭到惨败。桓温废立皇帝,也是在郗超的全程参与策划下进行的。
可惜的是,郗超的父亲郗愔忠于晋室,身体还很好,所以郗超在桓温在世的时候,始终在家族中没有发言权,族长的地位由他父亲把持着,因此郗家对于桓温的支持,并没有因为郗超投靠桓温而显现出来。同时,由于郗超支持桓温,就和王坦之、谢安等人有了矛盾。本来郗超和谢安私人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二人在政治上做了不同的选择后,二人的友谊也就随之消散了。
桓温死后,谢安、王坦之控制了朝政,可想而知,郗超遭到了排挤。知道自己永无出头之日的郗超从此郁郁寡欢,年仅四十二岁就病逝了,甚至死在了他的父亲郗愔之前。
郗超和桓温不仅仅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二人的私人关系也很亲密。二人同床共寝,在史籍里有多次记载。难道这两人还有基情?不好说,不好说啊!
这则故事发生的时期,《世说新语》里没有明确说明,但是考虑到桓温的一生,似乎应该发生在简文帝司马昱刚刚去世,孝武帝司马曜刚即位的时候。司马昱遗诏命桓温辅政,如诸葛亮、王导故事,所以桓温才要继续安插自己人到朝中任职,用掺沙子的办法逐渐扭转朝中不支持自己代晋自立的氛围。可惜的是没过一年桓温就病死了,桓温的理想最终也没能实现。
第二天一早,桓温和郗超起来后,就派人招谢安和王坦之前来。桓温把写好的奏折扔到谢安和王坦之面前,给他们看。而郗超就躲在帷幕后,听他们说话。
谢安是东晋仅次于王导的名臣,据统计,谢安在《世说新语》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我们在后面再来介绍他。这里详细说说王坦之。
王坦之,字文度,东晋尚书令、蓝田侯王述的儿子。年轻时代的王坦之和郗超起名,当时就有“江东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郗嘉宾。”的谚语。
王坦之最初是给会稽王司马昱做下属。桓温两次北伐,声望空前高涨的时候,强行从司马昱那里把王坦之挖来,做自己的大司马长史。也就在这一期间,桓温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王坦之的儿子。
桓温这么做显然是在拉拢王坦之,进而拉拢整个太原王氏。但是王坦之对于桓温的野心警惕性很高,并始终保持不合作的态度。王述死后,王坦之袭爵,并借守孝之名离开了桓温。守孝期满后,被司马昱征召入朝,任侍中、中书令,成为司马昱和桓温对抗的马前卒。
王坦之是亲手毁掉了桓温梦想的那个人。司马昱被桓温推上了帝位,不久就病逝了。司马昱临死前,都拟好了遗诏,让桓温依照周公辅成王的故事摄政。王坦之看到后,直接把这份诏书给撕了,并当面反对司马昱这么做。最后,遗诏被改成依诸葛亮、王导故事辅政。
这一字之差,可谓差以千里。“摄政”就是什么都由桓温说了算,不需要经过皇帝。这样皇帝就成了摆设,随时都能被桓温搬走。而“辅政”则不同,虽然桓温也有很大的权力,但要想施行必须经过皇帝同意,因此就不可能为所欲为。
桓温死后,王坦之和谢安辅政,通过和桓温的弟弟桓冲达成的政治交易,桓家交出中央的权力,退回地方,而中央也不谋求桓家的兵权,保证桓家的地位和利益。这样双方达成了新的平衡,朝中出现了“将相和”的和平局面,并共同维持了晋室的稳定。这一点,王坦之功不可没。
可惜的是,王坦之四十六岁就去世了。他的死,彻底成全了谢安成为一代名臣。
谢安对于这份名单没什么意见。而王坦之看过之后,直接把奏折扔回到桓温面前,说:“多了!”桓温就拿起笔,准备删掉几个人。躲在帷幕后的郗超觉得不能妥协,就小声和桓温说话,让他不要轻易地改动。谢安就笑着说:“小郗还真是入幕之宾啊!”
这就是“入幕之宾”的来历。这句话是谢安说的。
当然谢安这么说,可是有点不怀好意,有点消遣郗超的意思。因为古时候帷幕后面通常是女眷待的地方,郗超一个大老爷们待在帷幕后面,别说谢安了,我们现在看到都难免会往那方面去想啊!可以想象,谢安脸上的“笑”是个怎样的笑容了!
王坦之和谢安的反应,充分说明了这两个人和桓温对抗的手段。相比于王坦之的“冲”,谢安则隐藏得更深,表面上看起来谢安并不反对桓温,但是实际上往往是这种人会在暗地里使坏!
而桓温的反应也很有意思。王坦之说多,桓温还真听话,立刻拿起笔就要改。桓温的身份也是名士,虽然他一直带兵,但他骨子里名士的印记相当深。对于出身高门的王坦之,桓温似乎有点缺乏自信,毕竟桓家本来只能属于第二流的家族,在第一流家族面前是要矮半个头。所以桓温的篡位始终受到他名士身份的羁绊,从来不愿和高门士族撕破脸,哪怕那些人都在反对他。
后来的刘裕之所以可以篡晋,就是因为刘裕行伍出身,在当时是身份最低的人。所以刘裕就没有那么多牵挂,谁敢反对,直接除掉。结果就是没人反对,一路绿灯,直至东晋的灭亡。